沥青路面设计说明(3)

时间:2025-04-21

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并应在第一次重冰冻到来之前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完成。 4、施工过程中减轻半刚性基层裂缝的措施

⑴、严格控制半刚性基层施工碾压时的含水量在允许的范围内; ⑵、碾压完成后要及时养生,决不能让基层暴晒变干开裂; ⑶、养生结束后及时作沥青封层;铺设沥青砼面层。

为减少基层裂缝,必须做到三个限制: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限制水泥用量;在减少含泥量的同时,限制细集料、粉料用量;根据施工时气候条件限制含水量。具体要求水泥剂量应不大于5%、集料级配中0.075 mm以下颗粒含量宜不大于3%、含水量宜不超过最佳含水量的1%。

5、基层和面层结合应良好,基层表面应平整、稳定、结构均匀,无松散颗粒,具有一定的粗糙度。

沥青混凝土面层各层宜连续施工,各层之间必须洒粘层油。

6、沥青混合料面层采用拌和楼集中厂拌,拌和场场地、场内道路应作硬化处理。各种规格的集料应分别堆放,不得混杂;粗、细集料应该进行覆盖,防止雨淋。沥青面层宜连续施工,避免与可能污染沥青层的其他工序交叉干扰,以杜绝施工和运输污染。

沥青原材料要重视进行沥青的专项检查工作,沥青混合料应严格控制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环节的配合比质量。

为保证生产的沥青混合料有足够的沥青用量,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沥青用量,缩小沥青用量误差范围,即允许误差±0.3%缩小为±0.2%~±0.1%。

7、沥青加工及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应该根据沥青标号及粘度、气候条件、铺装层的厚度来确定。

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宜通过135℃及175℃条件下测定的粘度-温度曲线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5.2.2-1的规定确定。缺乏粘温数据曲线时,可参照表5.2.2-2的范围选择,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使用高值或低值。

8、沥青路面施工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实行动态质量管理,进行沥青混合料的“过程控制”(在线监测)和总量检验。

为做好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实时控制,及时发现各项生产参数是否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拌和机宜采用间隙式拌和机,必须配有自动打印设备,可以自动记录每盘矿料用量、沥青用量和温度,每个台班结束时打印出一个台班的统计量,进行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及铺筑厚度的总量检验。

同时拌和设备必须具有二级除尘装置,宜备有保温性能号的成品储料仓,拌和厂生产的热拌沥青混合料,标准击实成型试件应符合马歇尔设计指标要求。

9、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通常情况下采用两台摊铺机前后错开10~20m,呈梯队同步向前摊铺。

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沥青稳定碎石层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中面层根据情况选用找平方式;改性沥青表面层宜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进行找平。

压实后各层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及平整度应该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

沥青路面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压路机,其中包括不少于2台大于25t的轮胎压路机。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初压、复压、终压的碾压工艺,以达到最佳碾压效果。

10、沥青砼施工时应严格控制生产和施工质量,特别注意施工温度和压实。施工温度包括拌和、摊铺、压实温度,都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控制。

沥青面层不得在雨天施工,当施工中遇雨时,应停止施工。

碾压后的路面在冷却前,任何车辆机械不得在路面上停放,并防止矿料、杂物、油料等落在新铺的路面上,路面冷却至50℃后才开放交通。

12、其它未尽事未尽事宜按照交通部行业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等其他相关规范及文件的要求执行。

沥青路面设计说明(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