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版教育心理学资料+小抄(6)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突的行为
中学生偏离行为的具体表现:(一)攻击行为 (二)犯罪 (三)自杀 中学生的上网心理:1求知需要2交往需要3情感宣泄4休闲娱乐5好奇心理6自我表现
正确引导中学生上网:(一)家庭引导 (二)学校教育 (三)社会控制 第十章: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的要素有:具有充分的适应力;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不脱离现实环境;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善于从经验中学习;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心里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里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个体能够适应当前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且心理活动正常,即认知明确、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中学生的生理健康
(三)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中学生提高学习质量
(四)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中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 中学生典型心理问题:(一)厌学 (二)学习压力 (三)学习困难 (四)考试焦虑
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 ※一、学校因素:1 学校教育体制的落后 2、教育者的教育方法实时性不强 3、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够 4、学校环境因素 二、家庭因素:1、不完整和不和睦的家庭 2、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 3、父母过高的期望 4、与父母的沟通不够
三、社会因素:1、社会意识的污染 2、社会传媒的不当传播 3、住宅的独立化
四、学生自身因素:1、社会压力导致孩子更关注自身 2、心理素质欠佳,自我抗压强度不够 3、自我意识发展不够成熟 4、情绪、情感的因素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适: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1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2充分发挥健康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防止不健康校园文化的消极影响)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1调节情绪,合理控制情绪的强度和稳定性2正确归因,能判断情绪动因的异同3合理宣泄,保持情绪健康向
上)三、协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1学会赞美他人2学会宽容待人,多微笑,对倾听)四、注意教学中的心理卫生(1学校工作的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2紧抓课堂机遇,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3班主任要挖掘德育工作中的心理教育工作因素)
中学生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一.端正认知:(一)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二)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 二.适度情感:(一)控制情绪 (二)合理宣泄 (三)转移 (四)自慰 三.改变行为:(一)角色学习 (二)个别与集体讨论 (三)坚持锻炼 (四)寻求专业帮助 (五)积极参与继续教育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1对教师角色认同,热爱教育工作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3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4具有教育独创性5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能真实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的控制情绪6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下一篇:PCB机种钢板开孔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