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版教育心理学资料+小抄(5)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四)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影响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外源性因素:(一)期望 (二)融合
影响良好课堂教学心理气符合学生特点2亲切热情,礼貌文雅3生动有趣,富(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区别指导
变式:指在提供给学生的各种直观材料或实例时,不断变换其呈现的形式,使其本质特征恒在,而非本质特征时有时无的一种教学方式。
中学生知识巩固的基本途径:
(一)及时复习 (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三)反复阅读与尝试重现相结合 (四)复习方式多样化 知识的运用:指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同类或类似课题的过程。 (中学生知识的应用形式有:课堂应用和实际应用。) 影响中学生知识应用的因素:(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程度 (二)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三)课题的性质
科学地进行练习应注意:(一)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 (二)练习形式要多样 (三)练习要适量适度,循序渐进。
考试焦虑: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情绪现象,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一定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可分为:焦虑性和情绪性) 影响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内源性因素:(一)遗传因素 (二)认识评价能力 (三)知识准备 (四)应试技能 教师的评估 (三)考试情景的知觉
中学生如何克服考试焦虑:(一)经常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二)往最好处做,不要计较最后结果(三)考前要注意调节情绪
第七章:中学生班集体心理
班集体对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1.班集体对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2.班集体对中学生自我评价有比照作用;3.班集体能深化中学生的自我体验;4.班集体可以监督中学生的自我控制;5.班集体可以诱导中学生自我内省 建立良好中学生班集体的心理学要素:
一 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二、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三、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四、树立良好的班风 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第八章:中学课堂教学心理
心理气氛又称心理气候、心理氛围,是属于群体和集体中心理现象的情绪评价与社会评价性质的心理学概念,是群体和集体中占优势的比较稳定的情绪状态。
中学课堂教学气氛的特征:
(一)内隐性与外显性 (二)稳定性与易变性: 1、注意力集中 2、认知活动积极 3、师生情感和谐
氛的因素:
(一)教师因素:1、教学效能感 2、教学能力 3、课堂调节 4、管理方式 5、教育思想的转变 (二)学生因素 (三)环境及其他因素 怎样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
(一)提高教学能力 (二)采取民主型的课堂领导方式 (三)掌握课堂调控能力 (四)建立积极的教师期待 (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 (七)构建安全的心理环境
组织课堂教学的艺术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管理课堂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达到课堂教学约定目标的一种行为方式
导入艺术实施的程序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明确教学目的——引入学习课题 课堂教学导入的基本要求:1新旧知识相联系2目的明确,针对性强3简洁明了4新颖有趣,具有悬念。
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一、课堂教学语言的要求:1音量适中2语速适度3抑扬顿挫4流畅自然5课堂教学中的忌讳语言二课堂教学语言的技巧1用词准确,
有哲理。
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要求1课堂提问要有计划性,2讲求新颖3讲求逻辑性4重视诱导性5把握好提问的数量、难易度。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1、精心设计问题 2、把握发问时机3、善于启发引导 课堂教学机智问题: (一)课堂教学机智的要求:1、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2、灵活改变教学方法、巧妙处理教学失误 (二)课堂教学机智的技巧:1、趁热加工法 2、冷却处理法 3、以静寓动法 4、幽默法
课堂教学结束艺术一课堂教学结束的基本要求:1首尾照应,紧扣中心2留有余地,让学生回味深思。课堂教学结束技巧1归纳式2概括中心式3比较式5激发情感式5发散时6联系巩固式7活动操作式 第九章:中学生社会化及网络行为
影响中学生社会化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一)社会文化 (二)大众传媒 二.学校因素:(一)价值观念的社会化 (二)社会生活知识的个人社会化(三)理想目标的社会化 (四)行为规范的社会化 三、家庭因素
偏离行为也称偏差行为或越轨行为,就是违反社会规范且不受大多数人赞成的行为,是一种与社会公认的行为标准相偏离或冲
下一篇:PCB机种钢板开孔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