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因材施教(3)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
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还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
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这是数学
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应试教育”还是要素质教育的大问题。
一般地说,数学教科书中的例题是学习的范例,学生要通过例题的
学习,了解例题所代表的一类知识的规律和理解方法。但这并不是
说,只要学生学会了书本上的例题,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与之相
似的问题。要能举一反三,就还需要学生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
甚至要经过若干次错误与不完善的思考,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
程度。这更需要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
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让学生根据
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发展水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不同
学生的不同方法反映出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水平。学生学习时说
出自己的方法,表面上看课堂教学缺乏统一性,但教师从学生的不
同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是怎样思考的,知道哪些学生处于较高的理
解层面,哪些学生理解得还不够深入或不够准确,并从中调整下一
步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恰当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这
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想法
的习惯,这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研究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相反,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只是让学生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