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因材施教
时间:2025-07-13
时间:2025-07-13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因材施教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学生的发展;而学
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
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学校永远对
所有学生负责。教师的责任诚如陶西平同志在《由“应试教育”向
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一文中所指出的:教师是“伯乐”,伯乐善于
相马,教师也要善于认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但是,教师又不能只
是伯乐,伯乐相马的目的是挑出千里马而淘汰其余的马,教师却必
须对每个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而
是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
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
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
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
件。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加强3个方面的工作。
1 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
学生的实际能力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所具备的知识能
力,这一点常常被忽视。众所周知,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
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
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
比如,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
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