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6)

时间:2025-07-03

么该经济事务就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并将保持该状态不变,此时我们称该经济事务处于均衡状态。 市场均衡的概念在市场上,市场供求达到平衡时的状态称之为市场均衡。

均衡的分类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二)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含义

消费者和生产者根据市场价格决定愿意并且能够购买或者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带着各自的盘 算,消费者与生产者一起进入市场,最终决定市场的均衡。

图(2-3 )DD线表示需求曲线,SS曲线表示供给曲线。我们把供求相等的点E 定义为均衡点, 把与E 点相对应的价格水平定义为均衡价格(Pe)即供求平衡时的价格;把与E 点相对应的产量定义为

均衡产量Qe. 即供求平衡的产量。

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过程1.设市场价格P1>Pe ,如图:此时,QS>QD ,QDQS 的距离为供大于求的产品数量即过剩的产品的数量,如果市场是充分竞争的,过剩产品的存在必

然导致价格下降,随着价格下降需求量扩大,供给量减少,最后达到E 点,所以,价格的下降可以减少 市场的产品积压,使供求保持平衡。

2.设市场价格P2>Pe ,如图2-3 此时QDQS的的距离即为短缺的量(供不应求)。此时,价格的 上升可以扩大生产的产量,同时抑制消费。所以价格的上升可以清除市场上的短缺现象,从而使有供求 保持一致。

(三)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需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需求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需求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

需求增加引起均衡产量增加,需求减产引起均衡产量减少。

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

供给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供给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供给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

供给增加引起均衡产量的增加,供给减少引起均衡产量的减少。

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

供求规律影响商品供求关系的非价格因素的变动对价格和产量的影响我们称之为供求定理第二 章、第五节弹性理论(一)弹性的概念弹性的定义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一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应于另 一变量变动的百分比来反应变量之间的变动的敏感程度,如价格变动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弹性的大小可用弹性系数来衡量,弹性系数= y 变动的百分比/x变动的百分比。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它表示 在一定时期内价格一定程度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我们通常用价格弹性系数加以表示:需

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