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历届公共政策概论试题库试卷代号1183
时间:2025-07-02
时间:2025-07-02
试卷代号: 1 1 8 3
座位号E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0 1 2 -2 0 1 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公共政策概论试题2013年7月
|题号|一|二|三|四
l五|总分|,I I
|分数 I|得分|评卷人|I I I
I
I
I
题{每小题 1分,共 1 0分}
1.最早提出"政策科学"概念的是美国政治学家(
)。
A.史密斯B.西蒙 c.拉斯韦尔 D.伊斯顿 )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
2.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 (
的分化。A.压力集团B.利益群体 C.社会团体D.行政 3.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 (A.正常状态B.特殊状态 c.终结状态 D.起始状态
)时的失效。
4.在任何决策过程中, (
)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A.理性B.理智C.情感 D.有限理性
5.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 (
)政策理念。
A.基础型B.发展型
c.理性型
D.综合型
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一一公众为 (
)。
A.被管理者B.对立者
c.伙伴
D.被统治者
871
7.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 ( A.集权者
)两种具体形式。 B.个人负责制
c.个人不负责制8.提出著名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是 (
D.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
A.克朗C.西蒙
B.拉斯韦尔D.史密斯
9.政策评估是对政策 (
)所做的判断。
A.方案B.效果
C.结果D.结论
10.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互相 (A.排斥B.协调C.一致D.补充
得分|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1 0分)
1 1.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 (
)。
A.社会公众B.准公共政策主体C.政党D.核心主体12.追踪决策的特征主要是 ( )。
A.心理效应B.非零起点c.四溯分析 D.双重优化
13.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基本形式包括 (
)。
A.直觉B.灵感 C.判断D.顿悟
14.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公共决策划分为 (
)。
A.策略决策B.非程序化决策
c.程序化决策
D.战略决策
15.以下哪些说法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未来基本走向? ( A.公共政策应当是讲究公平的 B.公共政策应当是问题取向的 C.公共政策应当追求民主化
)
D.公共政策应当实践科学化
872
得分|评卷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5分,共 1 0分}
16.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17.公共政策
|得分|评卷人|
I
I
I
四、简述题{每小题 1 0分,共 3 0分}
18.简述元为思维。 19.简述西方国家利益团体影响公共决策的主要方式。
20.公共政
策主体的能力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得分|评卷人|
I
I
I
五、论述题{每小题 2 0分,共 40分)
2 1.某市为了解决乘车难的问题,提出了"多家办公交,缓解乘车难"的对策。政策出台后,很多个体经营的中巴纷纷投入运营市场,使得乘车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在出现中巴热的同时,一系列相关的社会问题也凸显出来。随着车辆的猛增,使市区本来
就非常拥挤的交通增加了更大的压力。个体车主为追求高额利润,在营运过程中忽视交通安全,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由于车辆的增多,又给城市的管理工作增大了难度。由于服务质量差,中巴车主经常和乘客发生纠纷。车主之间为了争夺客源,也经常发生摩擦,甚至发展到流血冲突。这一系列问题摆到了市政府面前,市政府决定采取措施进行整顿和清理,规范运营市场。
问题 z请根据案例材料分析公共问题是如何认定的?22.试述政策对象接受政策的基本原因。
873
试卷代号: 1 1 8 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0 1 2 -2 0 1 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公共政策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13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1 0分}
I. C6.C
2. D7. B
3.AB.D
4.A9. B
5. B 10. 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1 0分}
1 1. BCD
12. ABCD
13. ABCD
14. BC
15. AC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 1 0分) 16.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探化,改进公共政
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17.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四、简述题(每小题 1 0分,共 3 0分}
18.所谓无为思维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 ( 3分〉
无为思想是公共决策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许多公共事务并不一定必须政府出面解决才行。公共决策者必须明确界定自身的决策范围和决策对象,在此范围内的事务可以采取积极的决策方式来进行;而在边缘或者已经超出范围的事务需要作决定,必须三思而后行,
适当的时候应当采取无为的思维方式,不去招揽和主动吸纳新的决策需求。 ( 4分)
元为思维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这里的"无为",其实是政府的一种"有为"。无为不等于不思考、不判断、不分析、不运作 F与此相反,元为是必须经过
和有为一样的斟酌和考虑之后 …… 此处隐藏:105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