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10)
时间:2025-07-03
时间:2025-07-03
20% 即Q2=120台,此时,TR2=P2xQ2=450 ×120=54000 元TR2-TR1=54000 元-5000=4000元此时,电视机
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价格上升的例子学员可自己寻找。
结论:结果某商品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 格下降,总收益增加。
②如果某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销售量)增加幅度小于价格下降 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减少。该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销售量)减少幅度小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从 而总收益会增加。
例:假定面粉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Ed| =0.5 ,原来的价格P1=0.2,此时,销售量Q1=100斤, TR=P1xQ1=0.3×100=20元。
现价格上升10% ,即P2=0.22 元,因为|Ed| =0.5 ,故销售量减少35% ,Q2=95 斤,此时TR=P2xQ2=20.90
元。
TR2-TR1=20.90 元-20 元=0.90 元此时,面粉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的例子,学员可自己寻找。 结论: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为方向变化,即价格上升,总收益 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
分析" 薄利多销" 这一营销策略" 薄利多销" 这一营销策略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适用,只 有在价格弹性是富有弹性时,薄利才能多销。
西方经济学笔记第三四章
第三章、第一节消费者行为理论概述(一)欲望和效用的概念欲望的含义欲望是指一个人想要 达到而没有得到某种东西的一种心里感觉。
效用的含义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某种产品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它是对商品使用价值的主观评 价。
(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假定基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所 获得的满足程度即效用可以用1 、2 、3 …等基数加以表示,并可以加总,消费者消费不同商品的数量 获得的效用也有一个共同的单位,因此,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和劳务的获得的总的满足程度称为 总效用。
同时,基数效用论又假定随着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数量的增加,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 劳务的消费所获得的满足程度逐步下降,消费者消费商品的目标是要达到总效用最大。
序数效用论的基本假定第一,对于任何二个商品组合A 和B ,消费者可以断定,要么对A 的偏 好大于对B 的偏好,要么对A 的偏好小于对B 的偏好,要么对A 和B 的偏好一样或者说偏好无差异。 第二,对三个商品组合A 、B 和C 而言,如果消费者对A 的偏好大于B ,对B 的偏好大于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