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利与弊(3)

时间:2025-04-30

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训练,使学生的观

察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素质,

使其观察能力得到提高。如《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在教

学时,我先展示一组1961年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图片,让学

仔细观察,提出观察的重点让学生边思考边观察,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

的热情,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心里的感动。描述后,再指导学生体会作

者是怎样描述的,怎样让大家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

乐。通过教学活动,训练了学生观察能力,使学生的观察素质得以提高。

2.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不足

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上的作用是应当肯定的,随着教学方法

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运用的广泛化,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

段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刻意重视教学手段的制作,而轻视了本课的教学目的,只

重视过程,而忽视了教学结果,过分地强调了多媒体的体现,造成多媒体运用不

当,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经过长期观察、思考,我认为在小

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经常会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为表现多媒体而滥用多媒体

多媒体可以通过声音、色彩、图象、动画等各种手段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

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点是被多数人认可的。但部分教师过多地依赖于多媒

体教学,有些运用简单的语言或动作的表达就能达到很好效果,却也要想办法制

作成课件。如在上《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文中涉及了乌鸦喝水的过程。部分

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做这个动画,然后拿到课堂上让学生欣赏。相反,如果教

师在课前准备好乌鸦喝水的一些用具,到了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决

课文中的问题。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吸收,也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

活跃。

(2)淡化了学生的听觉记忆

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虽然将所要表达的内容通过课件在

屏幕上进行了直观地展示,尤其是大量的资料,如诗词中的地点介绍,类似的文

章,作者的生平事迹等等。但这种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听觉,只是让学生通过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利与弊(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