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二级建造师实务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技术(15)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面围岩保持稳定。
(2)加固处理的辅助技术:(1)喷射混凝土封闭开挖工作面(2)超前锚杆或超前小导管支护(3)管棚超前支护(4)设置临时仰拱(5)地表锚杆或地表注浆加固(6)小导管周边注浆或围岩深孔注浆(7)冻结法固结地层(8)降低地下水位法。
喷射混凝土封开挖面时,采用早强混凝土,喷射厚度为50-100mm,超前锚杆是沿开挖轮廓线,以一定的外插角,向开挖面前方安装锚杆,形成对前方围岩的预加固,超前锚杆、小导管支护应满足下列要求:宜与钢拱架配合使用,长度宜为3-3.5m,并应大于循环进尺的2倍。
(3)喷射混凝土应紧跟开挖工作面,应分段、分片、分层,由下而上顺序进行,当岩面有较大凹洼时,应先填平。使用前应做凝结时间试验,要求初凝时间不应大于5min,终凝不应大于10min。
(4)地面砂浆锚杆是一种地表预加固地层的措施,适用于浅埋、洞口地段和某些偏压地段的岩体松软破碎处。地面锚杆按矩形或梅花形布置,先钻口-吹净钻孔-用灌浆管灌浆-垂直插入锚杆杆体-孔口将杆体固定;锚杆根据地质条件、使用要求、锚固特性选择;锚杆的类型:空注将锚杆、树脂锚杆、自转钻式锚杆、砂浆锚杆、摩擦型锚杆;钢筋网材料采用Q235钢,钢筋直径宜为6-12mm,网格尺寸宜采用150-300mm,搭接长度符合规范,钢筋网应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连接牢固。
(5)冻结法特点:(1)冻结加固的地层强度高(2)封水效果好(3)适应性强(4)整体性好(5)无污染。
(6)常规冻结法适用条件:土体的含水量大于2.5%、地下水含盐量不大于3%、地下水流速不大于40m/d。
(三)地下工程防水设计施工原则:“防、排、截、赌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地下铁道隧道工程应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施工期间的主要是排和堵;当结构处于贫水稳定地层,同时位于地下潜水位以上时,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可考虑限排。含水的松散破碎地层应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排水方案,不宜采用集中宣泄排水的方法;当采用降水方案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开挖前进行幌幕预注浆,加固地层等堵水处理。
2K313032 熟悉小导管注浆加固土体技术
(一)小导管注浆加固的技术:是浅埋暗挖隧道超前支护的一种措施。应用条件:在软弱、破碎地层中凿孔后易坍孔,且施作超前锚杆比较困难或者结构断面较大时,应采取超前小导管支护,超前小导管支护必须配合钢拱架使用,在条件允时,也可在地面进行超前注浆加固;在有导洞时,也可在导洞内对隧道周边进行径向注浆加固。
(二)小导管注浆支护的一般设计如下:钢管直径30-50mm,钢管长3-5m,钢管钻设注浆孔间距100-150mmm,钢管沿拱的环向布置间距为300-500mm,钢管沿拱的环向外插角为5-15°,小导管是受力杆件,两排小导管在纵向应有一定搭接长度,钢管沿隧道纵向的搭接长度一般不小于1m;
(三)小导管加固:为保证工作面稳定和掘进安全,应确保小导管安装位置正确和足够的有效长度,严格控制好小导管的钻设角度。小导管注浆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浆液必须充满钢管及周围空隙,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应由试验确定。注浆材料的选用及配比的确定,应根据工程条件经试验确实。注浆施工期应监测地下水是否受污染,应防止注浆浆液溢出地面或超出注浆范围。
(四)注浆施工应根据土质条件选择注浆法:在砂卵石地层中采用渗入注浆法;在砂层中采用劈裂注浆法;在黏土层中采用劈裂或电动硅化注浆法;在淤泥质软土层中用高压喷射注浆法。
2K313033 熟悉管棚的施工要求
⑴采用管棚超前支护的场合:①穿越铁路修建地下工程②穿越地下河地面结构物修建地下
下一篇:1网络体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