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对宋词发展的贡献(7)
发布时间:2021-06-08
发布时间:2021-06-08
又清新自然,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此外,苏轼的词丰富了词的表现形式。
一、词外用词题、词序。东坡词大多是“感事”而作,但词毕竟是抒情的,而不是记事的。为了解决词的抒情性与纪实、叙事的矛盾,苏轼创造性地运用了词题和小序这种形式。本来,词题和小序并非苏轼首创,早于苏轼的张先便已尝试过。但他的词题和小序往往只起着交待时间、地点的作用,而与词本文则缺乏“互补”的作用。而东坡词则赋予词题和词序以新的功能,使词题和小序与词本文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如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为词“感事性”表征,题序交代词的创作动机和缘起:中秋之夜,作者欢饮达旦,以致大醉,便作此篇,怀念其弟子由。因而词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愿望便有一定的指向性,既怀念的是胞弟子由,而不是别人。这样就既不会冲淡词的抒情性,使词本文着重表现由事引发的情感,又交待了事件的某些过程,使词与序相互补充、生发。
二、词中大量用典。词中大量用典,当始于苏轼。东坡词用典,常常是间接叙事,因为一个典故,常包含着具体的历史事件,用历史典故代替正面叙事,往往可收到以少胜多之效。词的结构一般短小,不可能用大量的笔墨去陈述事件的过程,而用历史上相关近似的事件予以替代,可使词在有限的评议中蕴含容纳更丰富更具体的历史和现实的内容。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具有较浓厚的叙事性、纪实性。作者在具体描绘出猎场面中显示、表现主体的豪情壮志。但写打虎过程非三言两语所能穷形尽相,于是用了孙郎射虎的典故来概括。这不仅让人想到昔日孙权射虎的具体故事,也可看到今日太守(词人自指)射虎的英姿。而下阕用冯唐故事,既抒发了自我的人生理想,也为历史人物鸣了不平。历史与现实被沟通,既具历史感又具现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