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课堂提问技巧(9)
发布时间:2021-06-08
发布时间:2021-06-08
应付检查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的认识事物,易于激发兴趣,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 扔石子
有经验的教师,常会提出些出人意料的问题,平中见奇,一石激起千层浪。扔石子是排除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满足感”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教学中设置一种让学生可望而又可及的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一种“原来并没有全懂”的心理体验,在课堂上形成一种不断深入探求的心理流向。正如陈献章所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当然,这石子不宜过重过大,虽然有句名言叫:“难啃的骨头才有嚼头”,但问题的设置,最好是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否则教师还须“引猴上树”或“架桥搭梯。”那还得花费另外一番功夫。
(五)牵牛鼻
现今之初中生,随着知识的日益丰富,视野的日益开阔,逻辑思维也日益完善。所以,要牵好牛鼻——问题的设置,还必须有一定的深度。牵牛鼻,非扯牛尾,踢牛腿,抽牛后,“牵”不同于“拉”和“扯”。前者之牛是主动的,只是顺着“牵”而走,而后二者之牛则是非常被动的,甚至极不愿意的。
牛鼻子是牵引的关键处。如将学生乐而好学,勤奋钻研精神比之“牛劲”,那么教师的设问当如何才能牵动学生学习钻研的牛鼻呢?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牵牛鼻的方法也有不同。课堂设问要能牵动“牛鼻”,就必须有针对性。初中阶段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学生往往爱各抒已见,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大多能举一反三,敢于假设,严于论证,他们对老师的讲授已不轻信盲从,课堂上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从而找出新路,挖出新意。根据这一特点,老师
下一篇:SQL游标原理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