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选择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
发布时间:2021-06-08
发布时间:2021-06-08
(5) 政策扶持:韩国目前出台了未来10年作为韩国经济增长引擎的“十大新增长动力产
业”。其选定标准是:必须在5年至10年后能通过生产及出口,对提高国民收入和增长就业机会发挥主导作用。
4、 日本企业的跨国经营
(1) 主体选择:日本企业跨国经营的主体是综合商社。它是以贸易为主业,集贸、工、
技、金融、信息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化、实业化、多元化、集团化的综合贸易总司,较著名的综合商社有三菱、三井、松下等。许多不具备直接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化经营能力的日本中小企业,都是通过综合商社这一中介进入国际市场的。其次,它还为企业提供信息和资金支持。
(2) 技术领先优势:日本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研究与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领域
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对于技术转让持特别谨慎的态度,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日本跨国公司转让的技术往往都属于一般的或标准化的技术,甚至是陈旧过时的技术。那些属于先进技术的对外投资,往往采取母公司100%出资的形式进行,以防止技术过早转让。先进技术是跨国公司保持垄断优势和竞争力的决定性条件之一。
(3) 错位竞争策略:日本企业作为后发展的跨国企业,在欧美竞争对手已经拥有丰富的
产品品种和占据大部分国际市场份额的前提下,生产欧美没有的差异产品,并以这些产品为龙头,进行集中生产与销售。使其跨国经营得以迅速成长,日本企业跨国经营多元化。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现状
1.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规模小。据统计,我国海外企业中中方投资100万美元以下的占到
90%,500万美元以下的只占2.3%,平均每家的投资额才100万美元。而发达国家单一项目的跨国投资的平均额是600万美元,发展中国家平均为450万美元。
2. 投资行业分布广泛但技术含量较低。我国海外企业涉及的部门和领域较广,有采矿业、
制造业、商业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农林牧渔业等。但是在高新技术行业,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却很少。
3. 投资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地区分布上,投资过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资地
域狭小形成了我国企业在同一领域的重复投资、自相竞争的不利局面。
4. 品牌知名度低。市场竞争的高级阶段是品牌竞争,而品牌尤其是世界级品牌的市场力量
是惊人的。在品牌方面我们国家与美国等经济大国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品牌虽慢慢的走向世界,但中国企业的品牌价值与全球品牌相比,差距悬殊。
5. 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不适应跨国经营需要。我国从事跨国经营的主体仍是国有企
业,这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尚未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管理仍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还没有真正转变经营机制,产权关系不明晰,运作机制欠科学。而在跨国经营中,多数海外企业实际上是将国内企业管理体制延伸到海外,管理手段相对滞后,难以形成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上一篇:控制及信息协议(CIP)
下一篇:小儿心腹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