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原理(5)
发布时间:2021-06-08
发布时间:2021-06-08
设计师——从事设计工作的人,是通过教育与经验,拥有设计的知识与理解力,以及设计的技能与技巧,而能成功的完成设计的任务,并获得相应报酬的人。 设计师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它是人文素质、艺术素质、科技素质、道德素质乃至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现。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由于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设计与生产进一步分离,设计师的性质和功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机器主宰生产的生产时代,及其改变了设计师的工作方式和地位。
一方面,设计师越来越“图纸化” ,设计师的主导性被“降低了”。设计与生产之间产生了巨大鸿沟,需要大量的工程师来补充,不得不依靠集体的合作来弥补知识结构的不足。
另一方面,机器的高效率生产使得消费品生产领域迅速扩大,设计师的地位又被空前的提高了。大量的产品想要实现销售,产品出奇的设计就越发的重要了,产品制造阶段的重要性越来越让位于设计阶段。
设计师要有“大内存”的智能结构:
广博的综合理论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强烈的创新精神和领先的时代观念、 非凡的艺术家情怀和高超的审美能力、良好的群体意识和卓越的沟通协调能力 设计师还需要具有极高的社会责任感:
1、对消费者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深入了解与关注;
2、对产品成本的控制和节省
3、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爱护
4、对人文环境的尊重
5、对消费者趣味的引导
6、沟通人与物的交流
艺术设计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知识为一体,多维性和交叉性是艺术设计学科的典型特征。良好的综合理论素养和精深的专业知识,不但是设计师进行策划与创意、设计与制作的基础,而且是提高设计品位的敲门砖。 埃米利奥·艾姆巴茨将设计师划分为三种类型:
顺从者——不对自己工作的社会文化背景提出疑问,仅注意个别产品的审美性质。
改革者——深深关注设计者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但是往往在实践中发生冲突。
上一篇:仙剑三基本攻略
下一篇:驾驶员理论考试题库(C、D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