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
发布时间:2021-06-08
发布时间:2021-06-08
交通信号控制器被安装在外场路口,即可独立按照预设的方案控制机动车、行人信号灯以及可变交通标志等,也可以通过通信设备与中心控制计算机相连接,接受并执行中心预设方案或通过中心计算机利用UTC/SCOOT系统实时优化生成的方案。本次设计道路由于平交口间距不均匀,且个别平交口之间间距过大,不宜采用联动式控制,因此采用单点式控制。
3、照明工程:车行道照明按大于等于30Lux的平均照度,路面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4进行设计。本工程配电均三级负荷进行设计。设置照明箱变一台,由附近引来~10kV电源做供电电源,具体引入方式及线路规格由当地供电部门确定;照明供电采用~380/220V,三相五线制,三相均匀配电。本控制箱适当预留备用道路照明容量及广告照明容量。
4、排水:全线布置有管网排水,路面水经横坡散排至路面与人行道相接边缘,经雨水口收集流入雨水纵向主管道,最后排入到河流或沟渠中。0+000~0+553段新建污水管道,在0+553处接入已建成污水管道,已建成的污水管管径为D400,污水通过支管进入纵向排水主管,并分段收集汇入相交道路污水主管中,最后排入污水处理厂。
排水管网开挖所产生的填方部分填料全部采用砂砾石,砂砾石填料应均匀、密实,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0mm,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厚度不应超过30cm。为了防止新建管网路段与已建管网段之间因管网施工开挖回填后出现不均匀沉降,所以在已建管网与新建管网之间的管网沟槽挖方上开口位置设置双层土工格栅。
5、桥涵:本工程共1座3*20m中桥,桥梁中心桩号为1+155.713,原桥结构基本完好,本次利用既有桥梁不变。原道路在0+254、0+389处设钢筋砼盖板涵二道,跨径分别为1-3.4m、1-1.0m;经过调查确定既有涵洞结构完好,本次予以利用,只对左右新建人行道处进行加宽。
6、电力、通讯:电力浅沟布置于双侧人行道下,电力浅沟采用600X600mm预制U型槽,电缆沟纵坡与道路纵坡一致;本工程电力浅沟适用电压等级为~10kV。电缆沟与排管通过T型接口,排管连接井进行连接;排管相交处通过三方向(四方向)检查井进行连接。每座电力工作井外侧设两根长2.5米的L50x5镀锌角钢做接地体,并用-50x5镀锌扁钢与电缆够接地体相连。要求工作井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增设角钢接地体直至满足要求。所有检查井采用∅800重型铸铁井盖或重型复合材料井盖。
通讯排管敷设于道路西侧人行道下,采用110x6000mm PVC-U管,底层塑料管下侧与混凝土基础间的垫层厚度为15mm。
三、工程地质
(一)自然地理条件
根据拟建道路沿线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土类别和水文地质条件知:该道路为Ⅰ级阶地。根据该工程目的及现有路面高程,该勘察区无挖填方区,仅在现有路面基础上进行整改,具体情况如下:东北向至彭州道路:
该地段地形约有起伏,经走访调查并结合钻探揭露,该地段回填土厚度在0.9~1.3m之间。该段上覆土层为填筑土、粉质中液限粘质土,下伏含卵石土,路基土以粉质中液限粘质土为主,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西南向至XX道路:
该地段地形约有起伏,经走访调查并结合钻探揭露,该地段回填土厚度在1.1~1.4m之间。该段上覆土层为填筑土、粉质中液限粘质土,下伏含卵石土,路基土以粉质中液限粘质土为主,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二)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
1.地层岩性
根据现场钻探揭露,场地主要岩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填筑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 al+pl)粉质中液限粘质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含卵石土层。各土层的岩性描述如下:
(1) 第四系全新统填筑土(Q4ml)
填筑土: 色杂,稍湿~湿,松散。以含卵石、砖块等建筑物垃圾回填为主,大部分回填时间较长,少部分为新近回填,均为原来修路回填而成。层厚0.90~1.40m。
(2)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的(Q4al)粉质中液限粘质土:
粉质中液限粘质土:灰褐色~浅黄色,稍湿~湿,稍密。以粉粒为主,粘粒次之。干强度中等,韧性低。摇振反应低。其稠度为0.523~0.767,平均稠度为0.656,其干湿类型为潮湿~中湿。该层在大部分地段分布。层厚1.00~1.70m。
(3)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含卵石土层
含卵石土(Q4al+pl):色杂,松散~密实,湿~饱水。以花岗岩、石英岩、闪长岩等硬质岩石为主,呈中等风化状态;磨圆度好,呈圆~亚圆形;级配较好,粒径以20~80mm为主,最大可达200mm;充
上一篇:变频器在供热工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PS工具和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