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古地理西山实习报告(3)

时间:2025-04-20

沉积古地理西山实习报告

部为灰黑色薄层粉砂质泥岩,向上逐渐尖灭,为原始沉积透镜体,沉积环境为小的局限盆地,陆相。

⑥ 底部具有冲刷面构造,发育球形风化及大型板状交错层理,说明当时水动力较强;底部

为灰黄色中厚层中粗粒含砾石英砂岩,有一条辉绿玢岩岩脉沿薄弱面插入,风化面为黄褐色,与上一条岩脉同一期插入,向上粒度变细,顶部为灰黄色薄层粉砂质泥岩。 ⑦ 底部具有冲刷面构造;底部为灰黄色中厚层中粗粒含砾石英砂岩,向上粒度变细,顶部

为灰黄色薄层粉砂质泥岩

⑧ 底部具有冲刷面构造;底部为灰黄色中厚层中粗粒含砾石英砂岩,向上粒度变细,顶部

为灰黄色薄层粉砂质泥岩

⑨ 底部具有冲刷面构造;底部为灰黄色中厚层中粗粒含砾石英砂岩,向上粒度变细,顶部

为灰黄色薄层粉砂质泥岩

⑩ 底部具有冲刷面构造;底部为灰黄色中厚层中粗粒含砾石英砂岩,向上粒度变细,顶部

为灰黄色薄层粉砂质泥岩

灰黄色——红棕色薄层粉砂质泥岩,发育一条正断层,产状为

328°∠35°

所有旋回具有相似性,都是由砂岩逐渐粒度变细最后过渡为粉砂质泥岩,且下部呈红色上部呈黄色,说明气候变得干旱。

通过以上各个旋回的分析,得出这个剖面的沉积环境为辫状河沉积,。

曲流河沉积与辫状河沉积的区别:两者均发育二元结构,底部为河道沉积,粗粒砂岩,发育交错层理;上部为河漫滩沉积,细粒或泥质,发育水平层理。曲流河二元结构清晰,两者沉积厚度大致相等,分选磨圆差,远源发育,粒度较细;辫状河二元结构不明显,河漫滩沉积薄或不发育,分选磨圆好,近源发育,粒度较粗。

所以最终确定沉积相为辫状河相。

2.2 点2

地点:村头马路旁

位置:N 39º59'10.39" E 116º05'25.84" h 127±4m

描述:点2主要出露有下马岭组和长龙山组。

1、下马岭组

实习区出露的下马岭组为一个背斜核部,自下而上依次为:

粉砂质页岩,含钙质,具节理,节理面平整,具有一定的能干性。与下层产状平行,出现了铁混杂现象。见有一条辉绿岩岩脉,深绿色,辉绿结构,顺层侵入,有尖灭现象,为浅层侵入岩。

细粒砂质页岩,灰色,反映了闭塞还原滞留、低能、泻湖环境。

凝灰岩,白色,为火山喷发作用形成,周围沉积火山脱玻化形成,具有等时性,含有锆石,可以用来测年。

黄绿色砂质页岩,反应了弱还原状态

2、长龙山组

实习区内主要出露的长龙山组在下马岭组上部,与下马岭组呈平行不整合,岩性为砂岩,青灰色,发育有羽状及槽状交错层理,反映了高能的水动力条件及氧化的滨海沉积环境,可与下马岭组在沉积环境上有区别。

长龙山组在沉积上含有细砂——粉砂——泥质的变化,具有旋回性,反映了水动力变化,向上砂岩逐渐减少,泥岩逐渐增多,反映了水动力条件逐渐减弱。

由以上分析,点2的沉积环境为无障壁海岸。

沉积古地理西山实习报告(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