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选择题知识汇总(12)
发布时间:2021-06-07
发布时间:2021-06-07
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发展的不均衡性。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虽然在速度上是不均衡的,但是从横的方面来看,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的。
初生的孩子智慧啼哭;十天半月以后,当把他抱起来时,他已经知道要吃奶了;将近四个月的孩子,当人们同他玩时,他会高兴得咯咯地笑,但过一个月后再去看他,他可能怕你,哭着要躲开——他认生了,所有这些说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发展的高速度。 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是遗传因素。 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是遗传因素。 身体结构和机能生长发育的程度和水平称为生理成熟,又叫生理发展。 盖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是说明生理成熟对学习技能的前提作用的有力例证。 盖塞尔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成熟论”,认为在没有达到生理成熟水平之前,训练儿童去学习和掌握某种技能,效果是欠佳的,学习依赖于成熟所提供的准备状态。 微观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的条件。 高尔顿的“遗传定律”、霍尔提出的“复演说”、盖塞尔的“成熟势力说”都是遗传决定论。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说:“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这种观点的实质是遗传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斯金纳。
“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医生、律师、艺术家、豪商,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华生这段话的实质是环境决定论。 斯金纳认为可以通过“操作”和“强化”任意塑造人的行为,他说:“一旦安排好称为强化的特殊形式的后果,我们的技术就容许我们几乎随意塑造一个有机体的行为,“正如一个塑刻师塑造一块烂泥一样”。 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是吴伟士、施太伦。
吴伟士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施太伦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内部的“辐合”或“会合”。这种观点的实质是二因素论。
把遗传和环境看作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同等成份,看作两种相互孤立存在的因素,没有揭示出它们更为复杂的关系。这种关于影响儿童心理因素的观点是二因素论。
既承认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又进一步指出,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成,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这种关于影响儿童心理因素的观点是相互作用论。 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 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 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个体心理发展是有种系发展决定的,这种观点是复演说。 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是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