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偏离_份额分析的南京市软件服务业发展模式
时间:2025-02-23
时间:2025-02-23
运用模型分析软件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010年3月第12卷第2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
Mar12010Vol112No12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南京市软件服务业
发展模式和对策研究
陈伟达,景生军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摘 要]运用偏离-份额法分析南京市软件服务产业的结构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系统集成
服务行业已成为衰退型的行业;嵌入式系统服务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资源集聚力,IC设计服务虽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但其发展受制于资源的约束;南京市应着重构建以嵌入式系统软件服务为主,以IC设计服务行业为辅的产业发展模式。为促进南京市软件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建议:
(1)建立软件服务产业相关统计制度;(2)出台扶持软件服务业的产业政策及制度;(3)引进和培
养软件服务人才;(4)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5)完善软件服务产业园区的自身建设和内部运作机制。
[关键词]南京市;软件服务产业;偏离-份额法;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511X(2010)0220058206
现代服务型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服务经济的概念深入到各个行业,从2000年以来,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逐渐由软件产品的技术增值转向软件产品的现代服务增值,从而使得位于软件产业链下游软件服务业务的企业的获利,并统计,70%以上的利润,由此可服务已经成为软件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软件服务业兼备了现代服务业和软件产业的特征,因而发展区域软件服务业需要塑造良好的两类基础产业的发展环境。
在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黄寰认为在经济区域中,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区域产业结构水平的一个重要标识,其发展与自主创新呈现出互动的正向关系。各区域发展现代服务业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区情,通过自主创新构建差异化的区域现代服务业[1]。杜玉申等进一步阐述了现代服务业创新的特点及其对提升竞争力的作用,并从现代服务供给体制改革、知识基础构建、人力资源保障和创业环境优化四个方面提出了培育创新的建议[2]。何骏等应用模块论将现代服务业分为生产性、集聚性和外资拉动性模块,并提出以多重模块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3]。周勇等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分布趋势及发展阶段特征,揭示了现代服务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具有空间不均匀分布的特征,并
[收稿日期]2009-10-26
在此基础上提出南京发服务业应突出重点,互间布局[4]。吴行了分析,并分别从培育现代服务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途径[5-6]。
在促进软件产业发展方面,Cristina认为在提升软件产业发展能力中,创新机制和创新政策扮演了非常重要作用,并且其强调政策机制需要保持企业的柔性和灵活性[7]。Carol的研究则认为软件企业的组织管理机制比创新能力更为重要,其中包括企业战略意图、人力资源投资和自我组织管理等[8]。沈维涛在对比了中国软件产业和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状况后,提出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需要从人才链到产业链的过程,认为软件产业的发展需要以人才的培养为根本切入口[9]。刘顺忠实证了软件人才的匮乏是制约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的论断,并且应用DEA方法揭示了我国各主要城市软件产业的效率和相对技术开发能力的盈利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10]。张新年等分析了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联系及南京软件产业实施集群发展模式的有利因素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11]。
在促进软件服务业发展方面,多数文献都围绕软件服务中的服务外包项目展开研究。孙阿楠等从
(09CSJ003)和南京市软科学[基金项目]江浙沪两省一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三角地区促进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协调发展与配套政策研究”(200802004)阶段性成果。研究计划招标项目“南京软件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简介]陈伟达(1965-),男,浙江海宁人,管理学博士,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信息资源管理。
上一篇:水运 材料试题(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