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农民工身份问题的研究启示(5)
时间:2025-02-24
时间:2025-02-24
国外农民工身份问题的研究启示
同使他们经常会用一些消极的方式来倾泻他们的不满情绪,这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消除身份认同危机的现实教育策略是尽快取消农民工子弟学校,使农民工子弟都能够进入城市的公立学校就读,使教育走进农民工子弟的生活世界,使农民工子弟和城市同龄人能够有效地进行日常生活式的交往,同时需要帮助农民工子弟从"城市神话"中清醒过来.
7.期刊论文 刘冬梅 统筹城乡视野下农民工身份认同重塑与调适 -农业经济2010,""(2)
农民工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主体,如何在社会结构中找到适当而合理的身份定位,既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实施的基础性问题.针对农民工身份认同困境,建议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农村社会发展,还原农民身份的职业内涵,提升农民职业发展能力,重塑农民工身份认同,以增强农民工主体意识,形成城乡有序流动、良性融入的人口发展格局.
8.学位论文 杨子 空间语境下的身份认同——上海市外来农民工现代性研究 2008
空间的转换是城市外来农民工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其现代性的产生、发展与建构,与其存在空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以空间作为阐释路径,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现代性进行思考和探究。
本研究将焦点集中在上海市低收入流动人口,原籍为农村的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空间分布与居住形态,分析其在此空间中所构建的行为交往方式、文化表达方式及情感体验,力图通过个案分析,探讨空间设置如何影响这一群体的生活,社会交往和活动,进而探讨空间如何影响他们对城市的认同和对个体的身份认知,从微观层面探究空间对农民工现代性形成的作用机制与影响力。
本文立足于空间的价值根基来审理农民工现代性问题,以此探求外来农民工的空间性--被“隔离”的社会空间,不仅在地理意义上被隔离,更大程度在社会、经济、文化层面被隔离和剥夺--与其现代性的生产与构建之间内在的关联。
以农民工的转型作为全球化格局下跨越疆域的社会主体的现代性研究的重要参照,本文在批判性的前提下提出改造我们的空间,寻找一条新的全球视野和解决身份危机的路径。
9.期刊论文 黄志强.罗林 城中村农民工身份认同探析 -学理论2009,""(9)
身份认同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也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根本尺度.我们通过分析广西南宁万秀村农民工的工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工伤保险、文化水平、生活方式、社会歧视等问题,探索其在职业、学历和阅历、心理和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成因,以此提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主要措施,以增强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促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10.期刊论文 黄志强.宣力亢 城中村农民工身份认同问题研究 -经济研究导刊2008,""(13)
随着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加速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促使城中村迅速发展.处于城市边缘的这些外来农民工往往既以农民的眼光看待城市,同时又以"市民"的眼光看待农村,让他们身处城乡这两种相互摩擦和相互冲突的文化环境之申,成为典型的"边缘人".我们通过深入分析农民工在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认同方面的问题及成因,以及农民工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了有关制度设计、政府公共服务、文化融合、社会公平、自我意识、社工服务等对策,以便更好地解决城中村农民工身份认同危机.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hijny201007007.aspx
授权使用:万方100元会员卡(WFHYONH07241),授权号:5ea2ed29-0c8b-4e6f-8071-9e60010c9614
下载时间:2011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