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农民工身份问题的研究启示
时间:2025-02-23
时间:2025-02-23
国外农民工身份问题的研究启示
2010.7(总375)
世寥震业WorldA#culture
国外农民工身份问题的
研究启示
◇陈虹
摘要:社会变迁中,处于劣势地位的边缘群体都存在着对主流社会的认同问题,然而,农民工的角色与身份却是分离错位的。他们离开了乡村,告别了土地,实现了职业角色的重组,但他们的身份却依然是农民。农民工在给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彻底改变社会身份,进而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还需要时间。关键词:农民工;身份认同;户籍制度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大规模转移,80年代中后期渐成规模,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已形成一股无法抗拒的潮流.目前在外流动的农民工已逾亿。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以农民工为代表的新兴群体不仅在改变着传统中国农民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固守观念对农民的身份定位.更在于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然而,农民工的角色与身份却是分离错位的。他们离开了乡村,告别了土地,实现了职业角色的重组,但他们的身份却依然是农民。
住地进入到城市中去的现象。
劳动力从农业转向非农业。从农村转向城市是城市化的客观规律。研究农民工群体的专家曾经注意到.1880--1920年美国曾有过来自欧洲的大批农民工群体。但这批农民工群体的身份问题并不显化.甚至并不存在所谓的身份问题,他们及其后代都能很好地融合进美国的主流社会。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量迁移到美国的拉丁美洲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工群体在面临同化、族群身份和其他文化身份等问题上却显得困难。对于这种现象,Portes认为。这和移民群体主体构成和美国的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
与其他欧洲后裔的美国人一样,这些南欧和东欧的农民工群体的后代就没有因种族身份而遇到非欧洲人历史上在这国家所面临的歧视和隔离的不幸遭遇。而1920年实行的农民工群体限制.降低了已迁入该国的农民工群体及其子孙后代的低工资竞争,提高了他们的经济权利。20世纪20年代早期兴旺的工商业又为这些不会讲英语和没在美国学校中受教育的农民工群体以有保障的蓝领工作,这使得农民工群体的后代获得了向上流动的机会.并逐渐接受了美国的较高层次的教育。正因为他们能较好地融合进主流社会,结果身份方面就不为他人所注意。但非欧农民工群体,甚至包括已经来到美洲大陆数百年的黑人群体,则仍保留独特的社会身份.并没有享受到如同欧洲农民工群体后裔一样的社会经济上的成功。一般认为,非白人群体中的群体缺陷,而不是结构性劣势和差异。被视为
、国际关于农民工的身份认同问题
发达国家曾与中国现状一样.都在某一历史阶段出现了大量的农民劳动力,也就是我们称呼的农民
有关。188旺1920年迁移到美国的
移民群体主要是来自欧洲的农民工群体。虽然他们主要来自南欧和东欧地区,但这些农民群体来自欧洲这一根本事实对于他们的后裔的同化却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他们和美国主流社群一样,都是白人,结果,
工——大规模的离开自己的原先居
一22一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