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哲学》(8)
发布时间: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官刺激和外部活动来达到暂时的满足。时尚的风行和潮流的日益短命化,最能体现都市人的性格。然而,不断地在表现自我的方式上推陈出新的结果,却可能使人们迷失自我,不再拥有内在的自由,找不到真正的归宿。人们感到缺乏最终的目标,缺乏一种应该支配整个生活的理想。这便是现代都市人面临的最根本的难题。
(四)货币与文化冲突
齐美尔像所有经典社会学理论家一样,特别关心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所带来的后果,关注现代性的问题。然而,齐美尔的研究视角却与其他理论家有所不同,他始终将注意焦点集中在资本主义的文化上,竭力探讨现代生活状况对个体人格的完善有何影响。可以说,这是一种研究范式的转移,即由政治经济的观点,转换为文化社会学的视角。
齐美尔将文化划分为客观文化和主观文化两大类,它们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一个社会共同体的整体社会生活风格。客观文化也称客体文化,指人类在历史进程中生产的各种文化因素,如宗教、哲学、组织、团体等;主观文化又称“主体文化”或“个体文化”,指人们生产、吸收和控制各种外在文化因素的能力与倾向,是已经内化了的各种文化因素在行为者中的综合体现。根据齐美尔的观点,两种文化不可等量齐观,主观文化应该是最高目标,客观文化的意义就在于为个体所内化,其价值就在于促进人类的自我完善。在理想情境中,主观文化影响塑造着客观文化,同时也接受客观文化的影响,此时客观文化和主观文化一一相符,两者达到和谐统一。然而,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客观文化和主观文化之间的理想关系难以实现。①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货币经济逐渐占据统治地位,客观文化越来越朝着自主的方向发展,变为一个自成体系的王国。它具有自身的内在逻辑,沿着专门分工的标准不断繁衍下去;而且,它具有极强的累积能力,在数量上的增长永无止境。社会越是向前发展,这种累积过程越是迅速。但是,主观文化却不能以同样的速度和规模发展。因为单一个体的接受能力总是有限的,这不仅指个体生命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还指个体对客观文化一定是有所取舍、有所选择的。主观文化和客观文化极不平衡的发展的后果,造成个体生活的很大困惑。面对客观文化的霸权,现代人的选择能力变得麻木,他不断地从客观文化中接收到的刺激,让他产生无能感和无助感,无法让他将它们用于自身人格的培养。因此,现代人不是变为优雅的有教养的绅士,而是变成丧失能力、遭到异化的怪物。总之,文化产品如同经济产品一样,越来越陷入悖论之中,尽管它们是由个体且为个体创造的,但它们却根据自己内在的逻辑而发展,远离它们的起源和目的②。齐美尔将这种状况称之为文化的悲剧。
三、简评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齐美尔是最被忽略的现代社会学的主要奠基者。之所以一直未获得应有的声誉,可能与他的研究旨趣、分析对象、写作风格、独特经历和处世之道等有关,他没有像涂尔干那样努力发展一个以本人为核心的学术流派,并刻意培养自己的学术接班人。他自己对此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并在去世的那一年的日记中写到:“我知道我将在没有学术继承人的情况下死去,也该如此。我的遗产就像是现金,分给许多继承人,每个都按自己的天性将所得到的一份派
①[德]西美尔:《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63-264页。
②[德]西美尔:《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68-2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