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加工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回顾与展望(5)

发布时间:2021-06-06

面孔加工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是,是否存在功能和神经机制上独立的面孔加工模块以及面孔加工系统的组织形式。使用电生理、脑成像以及对脑损伤病人进行神经心理学检查等手段,研究者已经找到选择性地对面孔反应的脑区,即梭状回面孔区(FFA)。文章从面孔加工系统的

第11卷第1期 面孔加工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 39- 一步发现,在左半球的上边,相对于闭着的嘴的面孔,张开嘴的面孔诱发更大的N170[25]。另外,在右半球的上边,同径直凝视的面孔相比,偏斜凝视的面孔诱发更大的N170[25]。这些发现反映了专门化的左半球唇读机制以及右半球凝视机制的使用。fMRI证据表明,2种情况下的神经机制位于颞上沟,而该区域参与生物运动的分析。

在短尾猴身上进行的单细胞记录研究揭示,颞上沟和颞下回的一些神经元会选择性地对面孔刺激作出反应。前者对不同的凝视角度、不同的面孔侧转角度以及不同的表情有反应,后者则主要负责识别不同个体的身份。利用脑功能成像,我们可以考察人类面孔反应脑区是否存在类似的分离。对这样的分离而言,最可能的候选脑区是后颞上沟和侧梭状回。脑功能成像研究已经发现,梭状回与熟悉面孔识别关系更为密切,而右顶叶和额叶更多的是和加工新异面孔刺激有关[26]。

概括地说,迄今为止,关于面孔加工系统的多成分性,已积累了一些重要的证据。其中包括:(1)可能源于腹侧枕颞皮层的、对面孔(不管是否熟悉)反应的早期N170成分;(2)可能位于颞上沟附近的、对面孔运动的外侧皮层反应;(3)面孔识别与面孔学习之间的功能分离;(4)表情产生和表情识别之间的分离;(5)位于右前额叶皮层的多个离散的小区域,参与面孔工作记忆以及抽取面部表情或对面部表情进行反应;(6)参与面孔加工的2个不同的腹侧通路之间的分离,即一个通路负责抽取与面孔有关的语义和传记信息,另一个通路负责产生情感反应[27]。

3 面孔识别模型

为详细说明面孔加工系统的组织方式,研究者不仅提出了认知模型[1],还提出了神经模型[2]。这2个模型分别从认知和神经2个不同层次,来解释面孔知觉过程。

图1 Bruce和Young(1986)的面孔识别的信息加工模型

3.1 面孔知觉的认知模型

该模型区分了复杂的面孔加工的几个不同的成分(见图1)。在面孔的视觉分析(结构编码)之后,有

面孔加工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回顾与展望(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