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加工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面孔加工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是,是否存在功能和神经机制上独立的面孔加工模块以及面孔加工系统的组织形式。使用电生理、脑成像以及对脑损伤病人进行神经心理学检查等手段,研究者已经找到选择性地对面孔反应的脑区,即梭状回面孔区(FFA)。文章从面孔加工系统的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1):35~43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面孔加工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徐 岩 张亚旭 周晓林
(北京大学心理系,北京100871)
摘 要 面孔加工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是,是否存在功能和神经机制上独立的面孔加工模块以
及面孔加工系统的组织形式。使用电生理、脑成像以及对脑损伤病人进行神经心理学检查等手段,研究者已经找到选择性地对面孔反应的脑区,即梭状回面孔区(FFA)。文章从面孔加工系统的特
异性与多成分性以及面孔识别模型等方面,系统回顾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文章最后还简单
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视觉认知,认知神经科学。 关键词 面孔加工,梭状回面孔区(FFA)
分类号 B842.2
人类在识别人的面孔方面,具有很高的技能。例如,即使缺乏外在的性别线索,也能熟练地判断面孔的性别。在理解面部表情方面,人类也具有很高的技能。那么,面孔加工系统究竟如何组织,使得人类具有如此复杂、高效的面孔识别技能?
几乎没人否认面孔刺激的特殊性。问题是,是否存在一个特异性的面孔认知和/或神经模块,它区别于一般物体辨别,只负责面孔刺激的加工。从一副面孔中,我们能够抽取大量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注视方向,甚至是心情。面孔中所蕴含的如此丰富的信息,是否要求一个由诸多成分构成的面孔加工系统[1, 2]?这些成分是否特异性地分别负责加工不同类型的信息?对上述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检验在多大程度上,视觉认知依赖领域特异性的加工机制。
近年来,研究者采用单细胞记录、事件相关电位(ERPs)、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皮层微刺激以及脑损伤病人行为研究等多种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对面孔加工是否由特异性的神经机制所完成,面孔加工系统是否包含多重的特异性的成分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为解释面孔识别,研究者不仅提出了认知模型[1],还提出了神经模型[2]。本文系统回顾这方面工作,并简要展望将来的研究方向。.
1 面孔加工系统的特异性
1.1 面孔识别和物体识别在神经机制上的分离
有关面孔加工系统特异性的较早的证据,来自脑损伤病人所表现出的特异性的面孔失认(prosopagnosia)。这是一种同腹侧颞枕皮层损伤(通常双侧,少数为右侧)相联系的、惊人的面孔加工紊收稿日期:2002-03-18
* 本研究得到国家攀登计划(批准号:95-专-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260)、教育部博士点基金(99000127)、科学技术重点项目基金(01002)、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