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7)

时间:2025-04-20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积极探索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发展新道路。制订实施更加严格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市场准入准则,从严控制“两高一资”项目,强制淘汰化工、造纸、纺织染整、酿造、制革、火电等重污染行业落后产能。综合运用前置控制、跟踪监管和项目落实等手段,调高、调轻、调优产业结构,推动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传统主导产业有机结合,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促进产业之间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开展生态工业示范园建设,加快构建绿色产业链和资源循环利用链。认真落实《苏州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总结循环经济试点经验,在区域、产业、社会三个层面构建循环经济发展体系。研究制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有关政策意见,为循环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到2015年,全市形成循环经济全面发展的格局。

∙——持续推进清洁生产。组织国家规定的五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防控行业、七个产能过剩主要行业及《重点企业清洁生产行业分类管理名录》中需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对超标、超总量排污和使用、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重点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鼓励企业自主地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推广应用先进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与设备,到2015年,建成一批清洁生产先进企业。

∙——积极发展低碳经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协同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推进减量化技术、能源利用技术、低碳节能建筑建造技术等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发展低碳产业,形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广意义的低碳企业。到201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国家控制要求。

∙ 2.加强总量控制。

∙“十二五”期间,苏州市在继续推进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的同时,将进一步突出结构减排措施,控制增量,削减存量。加强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增加区域氨氮、氮氧化物总量控制管理指标,到2015年,完成江苏省对苏州市的总量考核指标。

∙——强化结构减排效力。突出结构减排,落实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规划,根据总量减排任务要求,制定落后产能淘汰计划,按照国家、江苏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需要及苏州市产业政策要求,关停和整改一批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量高、规模较小的项目。

∙——深挖工程减排潜力。通过加快市政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提高区域内城镇生活废水集中收集率及处理率,污水处理厂尾水稳定达到提标改造后的一级A排放标准,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工程。以非统调电厂、企业自备电厂和冶金、建材等非电力行业脱硫设施建设为主,完成钢铁、水泥等主要非电力行业烟气脱硫工程。火电行业现役机组全部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全面实施电力、水泥、钢铁等行业脱硝工程,同时通过淘汰黄标车和油品替代工程,减少尾气氮氧化物的排放。

∙——加大管理减排力度。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工业企业排放标准,以纺织印染、化工、火电、冶金等行业为重点,加大排污总量监管力度。建立减排日常监察、监督监测、比对监测台帐,完善减排监测体系;加强自动监控数据的有效性审核,建立适应总量减排管理需求的环境统计体系;进一

苏州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上一篇:铁路自动细骨料

下一篇:六顶思考帽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