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Ⅰ的编写思路与教学指导(7)

时间:2025-07-08

龙时代与恐龙灭绝)

2 能力培养:地图能力(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示意图);思维能力(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演变,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恐龙灭绝观点);实践能力(化石观察、企业对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一)课程标准要求: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二)教材编写思路:

不同的地形条件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不同的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特征的影响。

(三)教材处理建议:

从案例入手,分析不同的地形类型(平原、山地)、地势高低等地形条件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从案例入手,分析不同的地形类型(平原、山地)、地势高低等地形条件对对交通线路类型、布局和形态特征的影响。

(四)教法指导:

1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半坡村落、丽江古城、南州交通);比较法(平原与山区聚落、交通差异)

2 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铁路选线);实践能力(家乡的地形条件与聚落、交通的关系)。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 )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材编写思路:

按照时间序列,说明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特征;从气候资源、气象灾害、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等方面,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材处理建议:

从资料(统计图)入手,分析不同时期全球气候(冷、热;干、湿)的变化规律;从资料入手,分析气候变化对水热资源、自然灾害、生态系统、生产领域(农业)、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四)教法指导:

1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地质时期气候变化);时间序列分析法(全球各阶段气候变化);案例分析法(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高中地理Ⅰ的编写思路与教学指导(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