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复习提纲(9)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必修4哲学总结
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⑵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够正确反映物质),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阻碍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复习注意:
⑴世界上各种事物和现象有一个统一的本原,这个本原是物质而不是意识。但这并不是说世界上只有物质现象,没有意识现象。物质现象相对于意识现象具有本原性、独立性;意识现象相对于物质现象具有派生性、依赖性。意识现象依赖于物质现象,意识现象是对物质现象的反映,因此世界统一于物质现象,即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是物质,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⑵意识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人们只能用语言表达它,用文字记录它,但不能用它直接改造客观事物。但是意识却有一种本领,那就是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停地告诉人们,应该去做什么,怎样去做。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或者说是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
⑶关于意识的问题,需要把握:
①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有了人才有意识。意识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②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展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只有人脑,才能产生意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注意把握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其中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③从内容、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不管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的意识是指人脑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错误的意识则是歪曲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做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做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还要注意: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能够帮助人们做许多事情,如电脑刻字、电脑操作机器、电脑模拟核试验,甚至围棋的人机大战等等。人们开始担心有一天电脑将会取代人脑,你认为这种担心有无必要?(电脑即人工智能,在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功能部分的近似的模拟。正因为电脑与人的思维具有相似性,所以电脑可以部分取代和提升人的思维的某些功能。但电脑不是人脑思维本身,更不会超过人脑甚至反过来支配和统治人类。电脑与人脑思维有着本质区别。电脑是人工制造的机械物理电子装置,它没有自己的思维,只是对人脑功能部分的近似的模拟;它是由人事先设计制造的,它只是执行指令,是一种信息处理过程,没有创造性,撇开了意识的社会性。)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⑴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