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复习提纲(10)

时间:2025-07-10

必修4哲学总结

⑵为什么:

⑶如何做:①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⑷注意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原理

两者相互区别: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41),就是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解放思想( P51)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与时俱进( P51)就是使我们全部的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两者相互联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二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实践观和真理观)(包括5个哲学原理)

1、实践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其基本形式

⑴含义(P42):

⑵特点(P42-43):

⑶基本形式(P43):

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观)

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非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复习注意把握:

(1)分清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获得间接经验,他们都是实践的产物。

3、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⑴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准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⑵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线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复习提纲(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