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复习提纲(7)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必修4哲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辨析: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应该把握这样一些范畴:物质、运动、静止、规律、意识、认识、实践、真理、联系、发展、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民群众、价值及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请你自查你有没有掌握这些概念和范畴。)
第一部分 辩证唯物论(包括5个哲学原理)
⒈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即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世界统一于物质,先有物质世界然后才产生人的意识。),反对二元论和唯心主义。
复习注意:
⑴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
区别:①物质是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而物质具体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性。②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人创造、改变和消灭。③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联系:物质是从各种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抽象、概括和总结出来的,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
⑵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2.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二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⑴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⑵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载体或主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⑶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