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植物生理学(李合生)课后题答案(21)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生物
体。
43.铁氧还蛋白-NADP+还原酶(ferrdoxin-NADP+reductase,FNR) 存在于类囊体膜表面的蛋白质,也是光合电子传递链的末端氧化酶,接收Fd传来的电子和基质中的H+,还原NADP+为NADPH。
44.聚光色素复合体(light harvesting pigment complex,LHC),为色素与蛋白质结合的复合体,它接受光能,并把光能传给反应中心。
45.质蓝素(plastocyanin,PC) 位于类囊体膜内侧表面的含铜的蛋白质,氧化时呈蓝色,是介于Cyt b6/f复合体与PSⅠ之间的电子传递成员。通过蛋白质中铜离子的氧化还原变化来传递电子。
46.非环式电子传递(noncyclic electron transport) 指水中的电子经PSⅡ与PSⅠ一直传到NADP+的电子传递途径。
47.环式电子传递(cyclic electron transport) 一般指PSⅠ中电子经Fd、PQ、Cytb6/f等电子递体返回到PSⅠ的循环电子传递途经。
48.假环式电子传递(pseudocyclic electron transport) 指水中的电子经PSⅡ与PSⅠ传给Fd后再传给O2的电子传递途径。
49.光合磷酸化(photosynthetic phosphorylation,photophosphorylation) 光下在叶绿体(或载色体)中发生的由ADP与Pi合成ATP的反应。
50.非环式光合磷酸化(non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 与非环式电子传递偶联产生ATP的反应。在反应中,体系除生成ATP外,同时还有NADPH的产生和氧的释放。
51.环式光合磷酸化(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 与环式电子传递偶联产生ATP的反应。环式光合磷酸化是非光合放氧生物光能转换的唯一形式,主要在基质片层内进行。
52.假环式光合磷酸化(pseudo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 与假环式电子传递偶联产生ATP的反应。此种光合磷酸化既放氧又吸氧,还原的电子受体最后又被氧所氧化。
53.腺苷三磷酸酶(adenosine triphosphatase,ATPase) 一类催化腺苷三磷酸(ATP)水解生成腺苷二磷酸(ADP)与无机磷酸(Pi)的酶,简称ATP酶。在一定的生理条件下,ATPase可催化ADP和Pi合成ATP,因此ATP酶又可以称ATP合酶(ATP synthase)。叶绿体、线粒体、微粒体与细胞膜都有ATP酶,它们是参与能量代谢的关键酶。不同来源的ATPase基本上有相同的结构,均由两个蛋白复合体组成,一个是突出在膜表面的亲水性的F1,这是合成或水解ATP的部位;另一个是嵌于膜内的疏水性的F0,这是质子转移的通道。在叶绿体内称为CF1-CF0,在线粒体内为MF1-F0,分别位于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膜或线粒体的内膜上。其中的CF1和F1部分被称为偶联因子(coupling factor)。
54.质子动力势(proton motive force,pmf) 是电化学势差与法拉第常数的比值(pmf=△μH+/F = 0.0238RT△pH+△E),其单位为电势(V)。质子动力势是磷酸化反应、以及其它离子、分子跨膜转移的推动力。
55.解偶联剂(uncoupler) 能消除类囊体膜或线粒体内膜内外质子梯度,解除磷酸化反应与电子传递之间偶联的试剂。如二硝基酚、NH4+等,这些试剂可以增加类囊体膜对质子的透性或增加偶联因子渗漏质子的能力,其结果是消除了跨膜的H+电化学势,电子传递仍可进行,甚至速度更快,但磷酸化作用不再进行。
56.二氯苯基二甲基脲(dichlorophenyl dimethylures ,DCMU) 一种除草剂,商品名为敌草隆(diuron),光合电子传递抑制剂,抑制PSⅡ的QB到PQ的电子传递,因而也是非环式光合磷酸化与假环式光合磷酸化的抑制剂。
57.光能转化效率 (efficiency of light energy conversion) 光合产物中所贮存的化学能占光合作用所吸收的有效辐射能的百分率。
58.C02碳同化(C02 assimilation) 植物利用光反应中形成的同化力(NADPH和ATP)将C02转化成稳定的碳水化合物的过程,称为C02同化、光合碳同化或碳同化。
59.卡尔文循环(Calvin cycle) 美国生物化学家、植物生理学家卡尔文和本森等从1946年起利用14C同位素示踪技术和纸层析技术,研究了小球藻、栅列藻等植物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同化过程。发现碳同化的初级
上一篇:区域化党建新闻稿
下一篇:禁毒防艾手抄报宣传画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