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植物生理学(李合生)课后题答案(20)
时间:2025-05-06
时间:2025-05-06
生物
680nm处。
27.聚(集)光色素(light harvesting pigment) 又称天线色素(antenna pigment),指在光合作用中起吸收和传递光能作用的色素分子,它们本身没有光化学活性。
28.电子供体(electron donor)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供给电子的反应物,即一种还原剂,如NADH、NADPH等。
29.原初电子供体(primary electron donor) 直接向原初电子受体提供电子的电子传递体。由于反应中心色素分子是光化学反应中最先向原初电子受体供给电子的,因此反应中心色素分子又称原初电子供体。
30.电子受体(electron acceptor)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接受电子的反应物,即一种氧化剂,如NAD+、NADP+等。
31.原初电子受体(primary electron acceptor) 直接接收反应中心色素分子传来电子的电子传递体。PSⅠ的原初电子受体是叶绿素分子(A0),PSⅡ的原初电子受体是去镁叶绿素分子(Pheo)。
32.光合链(photosynthetic chain) 即光合电子传递链,定位在光合膜上的,由多个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的总轨道。其作用是将水在光氧化时产生的电子,最终送至NADP+。
33.“Z”方案(“Z” scheme) 指光合电子传递途径由两个光系统串联起来的方案。当按氧化还原电位高低排列由两个光系统串联起来的各电子传递体位置时,光合电子传递途径呈侧写的“Z”字形,故称此方案为“Z”方案。
34.光系统Ⅰ(photosystem Ⅰ,PSⅠ)类囊体膜上的色素蛋白复合体,高等植物的PSⅠ由反应中心、反应中心色素分子P700、聚光色素复合体Ⅰ、铁硫蛋白、Fd、FNR等组成。PSⅠ的生理功能是吸收光能,进行光化学反应,产生强的还原剂,用于还原NADP+,实现PC到NADP+的电子传递。
35.光系统Ⅱ(photosystem Ⅱ,PSⅡ),类囊体膜上的色素蛋白复合体,由反应中心、反应中心色素分子P680、聚光色素复合体Ⅱ、中心天线、放氧复合体、细胞色素和多种辅助因子组成。PSⅡ的生理功能是吸收光能,进行光化学反应,产生强的氧化剂,使水裂解释放氧气,并把水中的电子传至质体醌。
36.水氧化钟(water oxidizing clock) 亦称Kok钟(Kok clock),Kok等(1970)根据一系列瞬间闪光处理叶绿体与放O2的关系提出的解释光合作用中水氧化机制的一种模型:叶绿体中的放氧复合体(根据带正电荷的多少,依次称为S0、S1、S2、S3、S4)在每次闪光后积累1个正电荷,积累到4个正电荷时(S4)能裂解2个H2O释放1个O2,获取4个e,并回到初始状态S0。此模型中,每吸收1个光量子推动氧化钟前进一步。
37.放氧复合体(oxygen-evolving complex,OEC) 一种含锰的蛋白,在光系统Ⅱ靠近类囊体腔的一侧,参与水的裂解和氧的释放。
38.质醌(plastoquinon,PQ) 也叫质体醌,一种苯醌的衍生物,是PSⅡ反应中心的末端电子受体,也是介于PSⅡ复合体与Cyt b6/f复合体间的电子传递体。质体醌为脂溶性分子,在膜中含量很高,能在类囊体膜中自由移动,是双e-和双H+传递体,在光合膜上转运电子与质子,对类囊体膜内外建立质子梯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PQ库作为电子、质子的缓冲库,能均衡两个光系统间的电子传递,可使多个PSⅡ复合体与多个Cyt b6/f复合体发生联系,使得类囊体膜上的电子传递成网络式地进行。
39.质醌穿梭(plastoquinone shuttle) 氧化态的质醌在类囊体膜的外侧接收由PSⅡ传来的电子,与质子结合;还原的质醌将电子传给 Cytb6/f 复合体,并释放2个质子到膜腔内,质醌的这种反复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和跨膜转移质子称为PQ穿梭或PQ循环。这对类囊体膜内外建立质子梯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40.细胞色素b6/f复合体 (cytochrome b6/f complex,Cyt b6/f) 连接PSⅠ与PSⅡ两个光系统的中间电子载体系统,含有Cyt f、Cyt b6(2个,为电子传递循环剂)和(Fe-S)R,主要催化PQH2的氧化和PC的还原,并把质子从类囊体膜外间质中跨膜转移到膜内腔中。因此Cyt b6/f复合体又称PQH2·PC氧还酶。
41.铁氧还蛋白(ferrdoxin,Fd) 存在于类囊体膜表面的蛋白质。通过它的2铁-2硫活性中心中的铁离子的氧化还原来传递电子,是光合电子传递链的分岔点。
42.Rieske铁硫蛋白(Fe-S)R 由Rieske发现的非血红素的Fe蛋白质,它是Cyt b6/f复合体中的电子传递-
上一篇:区域化党建新闻稿
下一篇:禁毒防艾手抄报宣传画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