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史名词解释(11)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任倒栽在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人民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身上,并欺骗中央,蒙蔽群众,从而逐步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大权.上海夺权以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联名向上海各"造反团体"发了贺电.上海一月夺权,对全国各地,各单位起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此后,全国掀起了夺权的高潮.愈演愈烈的夺权斗争,挑起了群众组织之间更为严重的对抗,斗争激化."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混乱局面进一步升级
19、二月抗争:1967年2月,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捍卫党的原则,挺身而出,同林彪,江青等人进行了一场大义凛然的英勇斗争.2月14日和16日,在周恩来主持的怀仁堂碰头会和稍前召开的军委会议上,围绕着"文化大革命"要不要党的领导,应不应将老干部统统打倒,要不要稳定军队等重大原则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些老革命家的意见是完全正确的,发表意见的方式也是符合组织原则的.他们的正义行动充分地表现了敢于坚持真理和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革命精神,反映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愿望。怀仁堂会议后,张春桥,姚文元等连夜整理出一份所谓《二月十六日怀仁堂会议》材料,并由江青安排,向毛泽东作了汇报.2月18日,毛泽东召集部分政治局委员开会,对怀仁堂会议上提意见的一些老同志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责他们是搞复辟,搞翻案.于是,江青,康生,陈伯达,谢富治等人利用毛泽东对这些老同志的错误批评,把"二月逆流"的罪名强加在这些老同志身上,并多次对其进行批斗.此后,中央政治局实际上停止了活动,林彪一伙借此又控制了中央和军委的很大一部分权力。
20、《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决议》全文分八个部分:一、建国以前28年历史的回顾;二、建国32年历史的基本估计;三、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四、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五、“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六、历史的伟大转折;七、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八、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决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对建国三十二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了正确的总结,科学地分析了在这些事件中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和错误,分析了产生错误的主观因素和社会原因,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评价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决议》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我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决议》的通过和发表,对统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认识,同心同德为实现新的历史任务而奋斗,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21、七千人大会: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央、中央局、省、地、县(包括重要厂矿)五级领导干部,共7118人。人们习惯地称这次会议为“七千人大会”。这是我们党在执政后召开的一次空前规模的总结经验大会。会上,发扬了民主,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初步总结了1958年“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这次会议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提高认识和纠正工作中发生的“左”的错误,起了积极作用。
下一篇:第二章 战略质量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