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资料_让班主任走向研究性的班级管理实践(5)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中小学生班主任国家级远程培训 专题讲义_班级舆论建设如何通过树立服务意识、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发展学生个性、民主决策过程实现班级的民主化管理;通过依法治班、建立计划系统——监督检查系统——总结反馈系统实现班级的科学化管理。如何看待“问题学生”,以及对于“问题学生”的诊断与对策,转化“问题学生”的方法和技巧。班级舆论对学生的影响,班级舆论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3.其他学科教师书写训练。
四、问题诊断与过程记录
对班级特色建设的过程进行记录(包括学生书写进步与行为变化等状况),积累研究资料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及修正。
五、总结与反思
总结班级特色建设的成果及有待改进的问题,并通过对成果与问题的思考,获得某种理论启示。
四、结语
学校是人与人的心灵最微妙地接触的地方。我们必须充分估计到:成人世界对儿童世界所持的偏见与陋习,如惯用管制、强制、命令、训斥等方式,管理主义倾向明显,即以维持秩序为出发点和归宿,而没有把问题作为促进儿童心理成熟、行为优化的契机,并缺乏从长计议、长期观察、长期培育的耐心。
学生犯错(新课程理念提倡“课堂即学生出错的地方”),恰好需要教师的心理援助。我们需要从心理辅导、情感教育的角度,培养学生的情商,优化学生的行为。为此,班主任的角色应定位为心理辅导者、人际关系专家、活动策划者、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特长的发现者和欣赏者。而这些角色的出色担当和相应职责的完美履行都要以“班主任成为研究者”为前提。班主任要关注学校生活,这必然意味着要关注情境、关注过程、关注内涵、关注心理、关注情感、关注变化、关注生成。
参考文献:
[1][2]施良方,崔允.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76,391.
[3]陈桂生.师道实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45.
[4]王晓春.教师需要科学思维
[EB/OL]./ArticleShow.asp?ArticleID=7487.
[5][9]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23,125.
[6][7]张民选.专业知识显性化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2(1):14-18.
[8]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