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教育应向张伯苓学什么

时间:2025-07-11

张伯苓 教育

光明日报/2005年/8月/23日/第010版

文化

今天的教育应向张伯苓学什么

部分教育界人士聚谈大型电视连续剧《张伯苓》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朱小蔓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胡显章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黄会林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副主任 彭吉象 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 臧铁军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金元浦 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 杨庆山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康健 国家教育发展

研究中心副主任 周满生

编者按

一部以讲述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张伯苓以教育救国为己任、百折不挠创办新型学校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张伯苓》,最近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广大观众的热烈反响,一致认为这部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高度统一,整部片子充盈着一股浩然正气,尤其在表现一代知识分子强烈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怀等方面有新的突破。近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联合邀请部分教育界人士对该剧进行研讨。现摘登部分发言内容。

影视应多反映社会文明的助推者

我首先要对摄制组和编剧表示敬意。我觉得影视作品中反映教育的题材很少,而反映教育家的题材更少。像张伯苓这样重要的教育家,这是第一个。

这部电视剧为我们展现了一段历史,回放了一个人文遗存,它比教科书更丰富、更具体,比史料更直观,所以作用和功能更大。作为教育研究者,我感兴趣的,不仅是作品引发了我们对张伯苓的兴趣,更是对那段教育历史的兴趣,我认为它是研究教育历史、研究教育文化现象的一个典范。今天中国教育出现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育史重视不够,整体性地研究教育的意识不够,容易为眼前的东西所遮蔽,做出一些眼前看很对,但长远一点看很可能不对的事情。 张伯苓为什么能办出这么好的学校,外部的环境条件是什么?个人的内在条件是什么?我觉得是今天汲取宝贵历史经验很重要的地方。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通过培育人为发展健康的政治和经济服务。张伯苓好在哪儿,我们看到他为国,为民族的情怀,是通过实实在在办教育来体现的。张伯苓的学校有高质量的教学,高质量的教学是靠教师。据毕业生们回忆,南开的教师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还影响了学生的择业观。这样的教师是有影响力的教师,现在有影响力的教师太少了,我们在靠媒体的东西影响孩子,而教育力量到哪里去了?教育变得那么脆弱。

南开的课外活动有“三点半精神”之说,下午三点半以后学校里的学生们龙腾虎跃。张校长自己认为德智体美劳,“体”是第一位的,所以他自己带头打球。人家说新加坡的辩论队好,其实在张伯苓那里的南开中学就有了。其次靠课外活动开阔人的心胸、眼界。我手中的一份资料列举了当时南开的学术讲座,了不得,周恩来、曹禺、邓颖超等都是当时学术演讲的报告人。从名单和题目看,十分丰富,无所不包,大到爱国民族情怀,抗战形势分析,小到心理健康、生理卫生;第三靠组织管理,学校的组织文化管理什么?管价值观,管走到哪个方向去,管用什么思想育人,南开校训讲“允公允能”,公是为公,能是把潜力发挥出来,而现在很多学生理解的能力是为自己的,是个人竞争的本钱,不是为国家、为民族培养能力,这怎么得了,教育小气到了这种程度,还能培养大气的人吗?另外,所有南开学生都说受过“镜子歌”(容止格言)的教育,我父亲是30年代初南开的学生,在那里开始革命生涯,后来即使身处逆境,也要理发修面的,“文

今天的教育应向张伯苓学什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