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铁的磁力(一)》教学反思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电磁铁的磁力(一)》教学反思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陈耀华
一、教材背景
《电磁铁的磁力(一)》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能量单元中第三课时的内容。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其结构有明显的联系,所以做实验寻找影响磁力大小的因素,适合学生心理需要和认知水平。本课有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作出我们的假设。在这一步骤中,要学生寻找所有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可能因素。推测什么因素可能是影响磁力大小的最大因素。
第二,设计实验,检验假设。本节课安排全班共同检验一个假设: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过程分为制订计划、交流计划、实施计划,重点思考如何在对比实验中控制条件的问题。扎扎实实地经历这个过程不但是检验这个假设的需要,也为下节课学生更独立地检验其它假设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
过程与方法:1、有一定根据地进行假设,找出认为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2、在教师的指导下,会识别变量设计对比实验,会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圈数对磁力大小的影响。3、能对本小组实验方案作介绍说明,体会到交流与讨论能引发新的想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大胆想象,又有根据地假设。2、能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作检验假设的实验。
上一篇:今天的教育应向张伯苓学什么
下一篇:三年级阅读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