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铁的磁力(一)》教学反思(3)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②经济。分组实验要买较多的干电池,需要较多的钱。
③省时。分组实验中可以省掉电池盒。学生用电池盒,接线点增多,易接触不良,导致不通电,耽误实验时间。
④增效。如果一个学校同年级班次多了,一轮下来,到后面的班再用干电池,结果干电池电流减弱,实验效果不明显。
实践证明:使用学生电源做这个实验,就可避免这些问题,且效果很好。
5、激励评价。我在教学中发现,分组实验过程中,有的组拖拖踏踏,影响后面的汇报与分析时间,为了节约时间,让分组实验做得又快又好,我平常的做法是:采用“竞赛实验法”。即一个班十二个实验小组,根据每组完成实验的先后顺序给予加分激励,第一名奖5分,第二名奖4分,第三名起奖3分,以每组探究记录为准,计入平时考察成绩。《学生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源于同学或教师的赞赏和肯定,可以归结为外在的激励因素;另一类是学生自己对学习本身的成功体验和价值认识,可以归结为内在的激励因素。加分激励是外在激励因素,从学生的心理发展全程来看,学习是一个不断由外在激励性因素为主向内在激励性因素为主进行转变的动态过程。由此我们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应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让学生在学习活动和探究发现中获得充分的自由。同时评价应成为学生再学习的一种动力,激励学生继续向下一个目标努力迈进,使每个学生都品尝到学习成功的愉悦。激励评价是多元的,我们科学老师应该好好的研究和利用。
上一篇:今天的教育应向张伯苓学什么
下一篇:三年级阅读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