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A系统中MIMO检测的研究与DSP实现--文献综述(15)
时间:2025-07-02
时间:2025-07-02
LTE-A系统中MIMO检测的研究生论文开题文献综述,介绍了现有的LTE-A新技术,以及现有的MIMO检测算法,以及MIMO检测算法的研究现状,以及DSP实现用到的芯片,以及相关问题的提出
4. LTE-A MIMO检测研究现状介绍
MIMO检测技术有典型的线性检测器如ZF或者MMSE接收机。ZF检测算法虽然复杂地低,但是其性能较差;MMSE算法性能较好,但是复杂度也随之升高。还可以采用更先进的检测器,但它们是非线性的,在所选择的SNR操作点上提供了更好的错误率性能,但以更高的复杂度为代价。这种检测器包括SIC(Su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串行干扰抵消)检测器和MLD(Maximum Likelihood Detector,最大似然检测器)。SIC检测器的原理是处理信道编码后的独立流,经过线性检测、译码、解调、重编码和从全部接收信号R中抵消,进行一系列的逐层处理。另一方面,MLD试图通过穷尽搜索或复杂度较低的等价技术比如球形译码等从R的所有流中选择最可能的子集。
MIMO系统已提出的检测算法中,最优检测算法(ML算法)虽然具有最好的误码性能,但是在发送天线数目较多和高阶调制情况下,其计算复杂度过高;线性检测算法包括迫零(ZF)算法和最小均方误差(MMSE)算法,ZF算法是MIMO检测中最简单、最基本的算法,该算法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噪声的影响,虽然实现简单,但是性能较差。MMSE算法的设计考虑了干扰与噪声的抑制,性能比ZF算法稍有提高;非线性检测算法包括串行干扰消除(SIC)算法和并行干扰消除(PIC)算法,SIC算法在使用线性检测算法滤波的基础上加上串行干扰消除,根据滤波准则的不同,分为SIC-ZF算法和SIC-MMSE算法。虽然相比较线性检测算法来说SIC算法性能有所提高,但是受误差传播的影响,其性能依然不理想。PIC算法是在线性滤波的基础上加上并行地干扰消除,分为PIC-ZF算法和PIC-MMSE算法,与SIC算法类似,PIC算法也存在误差传播的现象,与ML算法相比,其性能不理想。
MIMO可以结合传输结构(FISTBC或V-BLAST)来提高检测性能,其中V-BLAST MIMO系统以其简单实用的结构和极高的频谱利用率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作为一类起初为V-BLAST系统开发的检测算法,经典排序串行干扰消除(OSIC)算法ZFSNR OSIC算法、MMSE-SNR OSIC算法,由于其在性能和复杂度之间的良好折中,受到了广大研究和工程人员的密切关注,已成为MIMO检测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目前的OSIC检测算法的研究多是针对其排序方式进行改进,2003年Sang Wu Kim通过对经典ZF.SNR OSIC算法进行改进,提出~种基于对数似然比(L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