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考研大纲(11)

时间:2025-04-21

中风,水肿、淋证、癃闭、腰痛、消渴、痹证、痿证、内伤发热、虚劳、厥证、关格、瘿病。
2.下列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
肺痿、肺痨、自汗盗汗、噎膈、呃逆、痉证、瘿病、疟疾、遗精、耳鸣、耳聋、关格、颤证。
3.下列病证的比较鉴别
中医内科病证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互相之间存在相似而又相异之处,正确地加以比较、鉴别对于提高中医理论、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1)感冒与温病早期。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3)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
(4)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
(5)风热咳嗽与肺痈。
(6)肺痈与肺痨。
(7)哮证与喘证。
(8)实喘与虚喘。
(9)肺胀与咳嗽、喘证、痰饮。
(10)肺胀与心悸、水肿。
(11)肺痨与虚劳。
(12)苓桂术甘汤与甘遂半夏汤治疗饮停于胃。
(13)自汗与脱汗、战汗、黄汗。
(14)相同病理,导致不同血证。
(15)相同处方,治疗不同血证。
(16)胸痹与真心痛。
(17)胸痹与胃痛、胁痛、悬饮。
(18)惊悸与怔忡。
(19)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
(20)癫、狂、痫证。
(21)中风、厥证、痫证、痉证。
(22)中风之中脏腑与中经络。
(23)刚痉与柔痉。
(24)暑厥、气厥、蛔厥。
(25)头痛与眩晕。
(26)诸痛的部位、性质、特点与辨证论治。
(27)引起昏迷的常见病证。
(28)以下列方药为主方治疗的病证:龙胆泻肝汤、温胆汤、柴胡疏肝散、归脾汤、金匮肾气丸、失笑散、藿香正气散、葛根芩连汤等。
(29)噎膈、反胃、梅核气、呕吐。
(30)呃逆与干呕、嗳气。
(31)泄泻与痢疾。
(32)干霍乱与腹痛。
(33)腹痛与疝气、肠痈。
(34)胃痛与真心痛。
(35)急黄、胆黄、瘟黄。
(36)虚证黄疸与萎黄病。
(37)积证与聚证。
(38)鼓胀与水肿。
4.下列病证的转化联系
中医内科病证发生后,由于失治误治,往往转化成另外病证,只有清楚地认识到病证之间的转化过程、相互之间的联系,才能正确地诊断和治疗。
(1)感冒与咳嗽。
(2)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
(3)肺痈、肺痨、咳嗽、喘证、哮证与肺痿。
(4)哮证与喘证。
(5)咳嗽与喘证。
(6)咳嗽、喘证、痰饮与肺胀。
(7)肺胀与心悸、水肿。
(8)胸痹与心悸。
(9)心悸与不寐。
(10)泄泻与痢疾。
(11)活人败毒散与葛根芩连汤治疗痢疾。
(12)痢疾的预后与转归。
(13)呕吐与反胃。
(14)胁痛、黄疸、积聚、鼓胀在病理上的联系与转
化关系。
(15)鼓胀常见合并症的诊治。
(16)淋证与癃闭。
(17)淋证、癃闭与水肿。
(18)消渴与中风、胸痹。
(19)消渴常见合并症的诊治。
(20)头痛与眩晕。
(21)头痛、眩晕与中风。
(22)下列病证的调护特点:胸痹、郁证、水肿、中风、癃闭、消渴、虚劳、

中医综合考研大纲(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