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概论》复习题(8)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攀枝花学院选修课
A、噪音、废气、废水 B、细菌、病毒、真菌 C、生物、物理、化学伤害
D、结核病、艾滋病、精神病 E、吸烟、饮酒、疲劳
96、( A )穴在腘横纹中央。
A 委中 B天宗 C承扶 D 阳池
97、睡眠质量高低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E )
A、饮食 B、环境气温 C、身体健康状况 D、精神情绪 E、以上均是
98、外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是( B )穴。
A 太溪 B昆仑 C足三里 D 涌泉
99、易生风动血的病邪是( B )
A、风邪 B、火邪 C、湿邪 D、燥邪 E、暑邪 100、环跳穴在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 A )处。
A 1/3 B2/3 C1/2 D 3/4
二、名词解释
1、健康:精神上、生理上、社会生活上的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衰弱
2、正气:是泛指人体的抗邪能力,包括脏腑气血阴阳,经络之气,阴精及津液等基本物质及生理功能。
3、顺应四时:指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必须要遵循一年四季的气候及一日四时天气的变化规律。
4、疾病:在一定的条件下,致病因子作用于身体使之发生形态结构改变、功能代谢紊乱和精神、社会适应异常的状态
5、清静无为 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
6“归真返朴”: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归真返朴”。
7、养生:保养生命,即根据人类生命发展的规律,在整个生命过程,综合协调多种能够保养身体、防御疾病、延缓衰老的手段或方法,以达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目的的一种自觉的保健活动
8、禀赋:系指父母授予子女的天资与体质。
9、邪气:是一切致病的因素。
10、五行的制化:五行之间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克制的现象,维持和促进事物的协调和发展变化。
11、亚健康状态: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边缘状态,又称次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灰色状
上一篇:工业系统工程层次分析
下一篇:中国绘画的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