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概论》复习题(14)

时间:2025-07-11

攀枝花学院选修课

10、生理健康有哪些特征?答:(1)眼睛有神,眼精是脏腑精气汇集之地,眼神的有无反映了脏腑的盛衰。(2)呼吸平稳,从容不迫,不疾不徐。(3)二便正常,大便通畅则是健康的反映。小便是排除水液代谢后糟粕的主要途径,与肺、肾、膀胱等脏腑的关系极为密切。小便通利与否,直接关系着人体的功能活动。(4)脉象缓匀,脉象要从容和缓,不疾不徐。脉象的正常与否,能够反映气血的运行。(5)形体壮实,指皮肤润泽,肌腠致密,体格壮实,不肥胖,亦不过瘦。(6)面色红润,面色是五脏气血的外荣,而面色红润是五脏气血旺盛的表现。(7)牙齿坚固,因齿为骨之余,骨为肾所主,而肾为先天之本,所以牙齿坚固是先天之气旺盛的表现。(8)双耳聪敏,耳与全身组织器官有密切关系,若听力减退、迟钝、失听、是脏器功能衰退的表现。(9)腰腿灵便,肝主筋、肾主骨、腰为肾之腑、四肢关节之筋皆赖肝血以养,所以腰腿灵便、步履从容,则证明肝肾功能良好。(10)声音宏亮,声由气发,声音宏亮,反映肺的功能良好。(11)须发润泽,发的生长与血有密切关系,又依赖肾脏精气的充养。头发的脱落、过早颁白,是一种早衰之象,反映肝血不足,肾精亏损。(12)食欲正常。“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饮食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脾胃的盛衰。食欲正常,则是健康的反映。

11、你认为饮食养生有何意义和作用?如何进行饮食养生? 答:饮食养生的意义和作用是:饮食养生的预防疾病作用;饮食养生的滋养作用;饮食养生的延缓衰老和延年益寿作用;饮食养生的治疗作用。饮食养生的方法是:谨和五味,避免偏嗜;按时节量;宜清淡,忌厚味;饮食卫生 ;进食保健:进食宜缓,进食宜专,进食宜乐;食后养生:食后漱口;食后摩腹,吃食以后,自左而右,可连续做20~30次不等;食后散步 。

12、养生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①顺应自然:要掌握自然变化规律,主动地采用各种养生措施适应其变化 ②养性调神:要避免不良刺激和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③护肾保精,房事有节:性生活必须有节制;④体魄锻炼: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运动适量;⑤调摄饮食:应根据体质不同辨饮食之宜忌,以及药膳保健;⑥针灸、推拿、药物调养;⑦防止病邪侵害:⑧实施药物的预防。

13、在养生学中,调和情志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答:情志,泛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变化,简称“七情”或“五志”。它是人们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调和情志的具体方法有:(1)和喜怒 (2)去忧悲 (3)节思虑 (4)防惊恐

14、心理健康有哪些特征?答:(1)精神愉快 《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可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健康的重要标志。七情和调、精神愉快,反映了脏腑功能良好。现代医学亦认为,人若精神恬静,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作用就能保持正常状态,从而发挥对整体的主导作用,自能内外协调,疾病就不易发生。

(2)记忆良好 肾藏精、精生髓,而“脑为脑之海”。髓海充盈,则精力充沛,记忆力良好;反之肾气虚弱,不能化精生髓,则记忆力减退。

15、睡眠有何作用?答:(1)消除疲劳: 睡眠时,人提的精气神皆内守于五脏,若五脏安舒,则气血和调,体温、血压、心率均相对下降,呼吸及内分泌也明显减少,使代谢率降低,体力得以恢复。(2)保护大脑:大脑在睡眠状态中的耗氧量大大减少,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脑细胞能量的储存,帮助恢复精力,提高脑力效率。(3)增强免疫:睡眠不但是智力、体力的再创造过程,还是疾病康复的重要手段。睡眠中能产生更多的抗原抗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因此现代医学常把睡眠作为一种

《中医养生学概论》复习题(1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