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9)

时间:2025-07-04

《中国城市建设史》

制、宗教与城市公共生活要求,把城市分为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又分工匠住区、农民住区、城邦卫士与公职人员住区)。

三、P46 米利都(建造者、特点、思想)希波丹姆斯建造。特点:三面环海,四周筑城墙,棋盘路网,两条垂直大道通过中心,中心“ L”型,有多个广场,有市场,邻三港湾,将城市分为南北两部分。思想:家庭生活必须让位于共同体的活动,把最好的建筑体现在寺院和公共建筑中,并遵循健康和便利的原则。

四、P48 雅典:自发形成、背山面海、无轴线无规则、街巷复杂,城市中心为卫城,最早的居民点在卫城山脚下(贫富混住),城市发展到卫城西北角形成城市广场。

雅典卫城是西方古典建筑群体组合的最高艺术典范。建筑形式:建筑群布局以自由的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为原则,既照顾到以卫城周围仰望它时的景观效果(远处观赏的外部形象),又照顾到人置身其中动态视觉美(内部各个位置观看的景观)。

五、P59 罗马(问答)城市建设的特点:1、建设时间都很短2、城市规模不大。3、城市布局规整,十字大道 ,交叉点为城市广场,在此阅兵。4、城市道路系统与街景。方格网,道路起点与交叉点常有凯旋门,凯旋门之间有列柱街。5、城市建筑:浴场、剧场等。6、完善了城市市政设施,城市有自来水饮水工程。

第三章

一、P72中世纪欧洲城市的类型:1、南欧型:意大利和法国南部为主的城市。特点是,城市中传统土地贵族的市民化,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对立比较缓和。从空间形态看,南欧型城市更多的保留了古代城市的特色,但中世纪没有很好的空间规划,街道比较凌乱,创新点少,也没有其他国家的中世纪城市常见的广场与空间。2、北欧型:莱茵河右岸和西欧北部地区,一直延伸到波罗的海地区。构成城市的主体是新兴的市民阶级。特点是城市作为一个经济共同体,工商业并举。

二、P73中世纪欧洲城市的构成要素:1、教会。教会是中世纪城市的核心文化和保护者。2、市场。城市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是商业和手工业,市场不仅具有经济的地位,还是一个城市的政治核心,是市政厅和相关管理机构的所在地。3、城墙。中世纪的城市一般都有城墙围护,它有两个领域的含义:①作为城市防御设施的和主题,城墙保护了市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保障了城市的独立和自治②具有区分不同身份的意义

三、P76-84 意大利中世纪的城市:威尼斯:1、滨海跨河的水上城市2、平面自由3、河网纵横,水上交通发达,重要建筑沿河布置4、道路自由5、圣马可广场是最美丽的城市客厅,也是完美建筑群

佛罗伦萨:1、跨河建设,自由布局2、不断扩展,双重城墙3、以市政广场为中心发展,广场是景观与视觉中心。4、城市道路系统为放射状与方格网。

锡耶纳:1、城市中心坎波广场,为不规则形,既是地理中心,也是城市客厅。2、市政厅与高塔既是景观控制点,也形成多处城市道路对景3、城市道路系统为自由式

四、P95-98 法国中世纪的城市:马赛:是大希腊化时代建设得城市之一,也是希腊文明在欧洲最后的留存点。里昂:高卢的首都 有很多意大利风格的建筑。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