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在国家金融稳定中的作用_后危机时代的思(5)

时间:2025-07-06

Kwast,2002)。这些渠道既包括银行或保险公司相互投资而形成的“荣辱与共”,也涵盖各种金融工具迅速发展而导致的风险传染。

仅以信用风险转移工具为例。所谓信用风险转移(CreditRiskTransfer,CRT),是指金融机构多为商业银行通过使用各种金融工具,把信用风险转移到其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主要的信用风险转移工具包括贷款销售、资产证券化以及因金融危机而为大众熟知的信用衍生产品。从世界各国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发展来看,尽管大部分的信用风险转移都发生在银行之间,但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等同样也是这一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同样也承担了银行的部分信用风险。不可否认,通过交易相关金融工具将信用风险从银行向保险公司的转移,有助于降低信用风险在银行业的集中度,增强银行业抵御不利信用波动的能力,实现信用风险在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分散。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金融机构之间的信用风险分散仅仅是硬币的一面,另一面则是跨部门的信用风险传染。例如,世界最大的保险巨头之一、百年老店美国国际集团(AIG),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未能逃脱国有化的“厄运”。2008年,AIG巨额亏损990亿美元;2009年,AIG第一季度继续亏损43.5亿美元,第二季度终于实现自2007年第三季度以来的首次季度盈利———18亿美元;今年12月,AIG又宣布将友邦和美国人寿分拆出售来还债脱困。而导致AIG遭受如此重创的罪魁祸首并不是保险业务本身,而是其旗下子公司AIGFP发行的大量信用违约掉期(CreditDefaultSwap,CDS)工具。AIG危机的发生再次警示我们,如果说银行直接的信用风险对于保险部门的传染尚且有限,但若将信用风险转移工具考虑在内,则情况迥异。实际上,根据IMF的统计,2008年末至2009年初,全球大型保险公司公布的大约1,大部分均与信用担保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甚至难以区分,的做法,究竟是在整体上降低了金融体系的风险,,亦或是仅仅造成信用风险的重新集中,。

(一),保险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发挥着银行等其他金融中介无法替代的稳定作用。,将有助于我国形成多层次、多支柱的现代金融体系,缓解金融风险过于集中于银行业的压力,减轻整个国家金融体系对于银行的依赖;将有助于银行和保险公司通过不同的服务和渠道,实现资本和风险在经济体内的有效配置和分散,增加金融体系的弹性,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

(二)充分认识保险业作为不稳定因素的可能

正视保险业在一国金融稳定中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保险业日益被视为导致金融系统不稳定的潜在因素(Das,Davies&Podpiera,2003)。这一点集中体现在保险公司已经成为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上。例如,据统计,2005年欧洲25国和欧元区保险公司的投资组合值分别占到了相应GDP的55.2%和48.9%;欧洲25国保险公司持有的定期证券比重高达政府债券发行总额的45%;在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保险公司投资股票市场的比例非常高。由于保险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这种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其投资组合的调整都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债券、股票等金融资产的价格产生相当的影响,甚至还会引发不动产等其他资产的价格波动。而几乎所有的金融危机都与金融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相关,股票、汇率等金融资产价格的巨跌也是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标志。从这一点来说,保险业对于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力,又足以使其成为金融体系中的不稳定因素。

(三)有效防范银行与保险的跨部门风险传染

如前所述,尽管保险业本身在金融稳定中可能发挥独特的作用,但由于它与银行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在后者面临风险时也无法独善其身。因此,有效防范银行与保险的跨部门风险传染显得至关重要。从保险业的角度来看,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不断加强对保险投资业务的风险管控。近年来,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逐渐放开,从存款、债券、基金、股票,直到基础设施、银行股权、境外投资者以及目前正在制定的保险资金在股权投资方面的管理制度,如何防范化解随之而来的可能风险,是保险业在追求投

—35—

保险业在国家金融稳定中的作用_后危机时代的思(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