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献编目工作现状分析及CNMARC编目实践案例
发布时间: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本文对图书馆文献编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了简单分析,并就笔者所在馆两年来文献编目工作从传统编目向机读目录编目工作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规范措施进行了论述。
我国文献编目工作现状分析及CNMARC编目实践案例
[摘要]本文对图书馆文献编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了简单分析,并就笔者所在馆两年来文献编目工作从传统编目向机读目录编目工作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规范措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图书馆;编目工作;发展趋势;质量控制
1 我国文献编目工作现状
现阶段网络化已成为图书馆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数据库的建设是以实现信息传递的网络化和服务社会化为目的的,最终实现全球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图书馆自动化的发展,规范工作在国际范围内得到了高度的重视,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实现了联机规范控制系统,并向其他国家发行规范数据,目前,其规范数据库已经实现商品化[1]。与外国相比,我国的这一项工作明显落后,我国许多图书馆建立自动化系统后,存在着数据库的书目记录标准不一、数据分散、缺乏整体的规范控制、难以实现国内图书馆书目资源的共建共享等问题[1]。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我国中文文献编目还没有一个关于规范编制的国家标准,这造成了文献编目规则的不统一,各编目机构机读目录使用手册存在差异等现象。
由黄俊贵先生主编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1996年出版,以下简称《规则》),是在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推广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文献编目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充分体现了中国文献和传统书目的编制特点。进入21世纪以来,为适应新的编目环境,改进编目规则中不适用的部分,并对新产生的资源进行编目著录,于2005年4月出版了修订达4年之久的《规则(第二版)》[2]。此次修订,与全国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机构在许多基本问题上都达成了共识,但对少数有争议的枝节问题保留了意见,各自采取灵活的处理办法。[3]
我国最早机读目录(CNMARC)的研制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8年编写出《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以下简称《格式》)。1996年,《中国机读目录格式》(WH/TO503-96)作为文化行业标准正式颁布后,国家图书馆、高校系统等都制定了相应的机读目录使用手册,如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和国家图书馆图书采选编目部编制的《中文图书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CALIS联机合作编目手册》以及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这3个手册都为CNMARC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统一、规范、可操作的依据。但是由于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频频变化,而且CNMARC至今仍是文化部规定的文化行业标准,不是国家正式标准,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地方。这几个手册对字段、子字段的定义、使用规则、著录格式等规定略有差异,而编目员对字段的理解,对著录繁简尺度的掌握不同,做出的MARC记录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编目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1],造成了目前国内形式多样的中文书目数据库,其中极具代表性的联合编目数据库就有3种,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和大书商、发行商向各图书馆提供的书目数据[4]。
2 本馆文献编目工作存在问题及规范措施
2.1文献编目工作发展历史沿革
近几年,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全国许多中专学校为了
下一篇:四年级二班.《水浒传》读书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