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油气管道技术发展展望(5)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中国石油油气管道技术发展展望
施工及运营管理,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广泛采用新工
艺、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和新的手段。天然气管道大口径高压输送及富气输送技术,X80级以上高
钢级管材的应用技术,LNG接收储运技术,大型河流的穿跨越技术以及大容量原油、成品油、天然气储
藏技术等等,都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开展研究。大力
推进技术进步,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油气管道,
保证在役管道安全经济的运行已日益成为管道运输
业的重要课题。
2、 管道设计施工技术
(1)管道勘察设计技术 在管道勘察设计方面,
应继续发展和应用遥感技术和航测技术以优化管道
线路,推广应用管道仿真模拟技术,优化管道设计,
合理选用管道压力、钢级、管型及材质以提高经济效
益,发展管道基于应变的设计技术、管道极限设计技
术、,,设计水平。,继续采用大口径高
压输送及选用高钢级管材,合理选用符合质量要求
的其它类型的管材。管道设计时充分考虑管道运
营、检测、监测和完整性管理的需要,发展“数字
管道”。
同时,应在高压富气输送技术、多相流输送工艺
技术、管道抗震尤其是埋地管道通过活动断层区的
设计技术、高寒及永冻土地带管道敷设技术、腐蚀防
护技术、加热与不加热原油的顺序输送技术、油气管
道工艺设计软件的开发和应用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研
究。加强地下储油库和储气库技术、液化天然气
(LNG)储运技术,包括储罐及管材选用技术、关键
技术指标制定、相关标准规范研究制定等的研究。
加强海洋管道设计技术、海洋工程焊接结构的安全
可靠性分析和评价技术的研究。原油低温储存技术
仍将是影响原油经济储存的关键问题,应加强研究。
(2)管道施工技术与装备 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管道穿越技术,包括定向穿越技术、盾构穿越技术、
顶管穿越技术;发展特殊地域施工技术,包括水网、
山区、黄土塬、沙漠地段施工技术;完善管道试压干
燥技术。进一步提升管道自动焊技术水平,发展自
动焊工艺及设备;研究开发海洋管道焊接技术及焊
接设备,寒冷地带管道焊接技术及焊接工艺,高强度管道钢的焊接技术(焊接材料、焊接工艺),耐蚀不锈钢管材的焊接技术,发展新型防腐保温材料,站场(包括油气库)和海洋设施防腐保温技术,管道防腐层修复技术(材料和机具)。进一步发展管道相控阵自动超声检测技术和先进适用的储罐无损检测技术。发展15×104m3及以上级储罐的高效自动焊技术,包括双丝双弧埋弧自动横焊、罐底大角缝多丝多弧埋弧自动焊和立缝气电立焊技术;大型LNG低温储罐施工技术,包括低温钢的焊接技术和地下储库施工技术;海洋管道工程施工技术,包括高性能的焊接材料、厚壁马鞍形焊缝的自动焊技术、海底管道高能束焊接技术以及水下焊接修补技术等。3、 油气库与储罐〔1〕到目前为止,600多座,×8m3,44%。目前,欧美发达国家正在积极增大储气库储气能力。除常规调峰外,附加有效的事故应急储备气量(一般为补偿季节用气不均衡性所需气量的10%左右)。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立战略储备库。当前,在油藏建库方面我国还处于摸索阶段,需要在建库机理上有所突破。随着金坛盐穴地下储气库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形成适合该类地区及不同条件储气库的建库技术。储罐基地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环境保护、高安全性以及经济性因素,一直是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发展和变化的强劲动力。原油浮顶储罐和低温储罐的设计与建造必须与时俱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操作、工艺、储存产品和顾客的要求。为给中国石油LNG接收站的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将开展LNG储存、供配气管网、运行管理、安全防护等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进行重点研究。(1)大容量油罐的安全技术研究,包括油罐关键部位应力分析研究,油罐抗震研究,罐基沉降和稳定性研究,油罐抗腐蚀破坏技术研究,油罐防火、抗雷击技术研究,大容量油罐破坏(破裂、火灾等)的后果及环境保护技术研究。(2)新型浮顶和设备的设计,降低浮顶操作高度,提高浮顶储罐产品储存和操作效率。(3)大型原油储罐国产化技术研究,例如高强度
下一篇:脊灰疫苗接种禁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