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油气管道技术发展展望(2)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中国石油油气管道技术发展展望
应用的力度,推广应用率超过80%。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成果,包括鉴定验收科研项
目百余项,申请并获得国家专利191项,编制计算机软件25套,取得专有技术210项;建立国家级工法
10项,集团公司级工法25项,创造107项中国企业下储气库设计等10余项创新技术。结合西气东输工程、涩宁兰管道工程、忠武输气管道工程、兰成渝管道工程、国家储备库岙山基地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先后开展了《西气东输工程遥感技术的应用》《、具有多处高差起伏管段的顺序输送管道混油特性及控制方法研究》《、大口径天然气管道内涂减
阻设计技术研究》《、长输管道SCADA系统软件研
究与开发》《、数字管道技术研究》《15×104m3储、
罐技术研究》《、地下盐穴储气库技术研究》等课题的
研究。通过技术创新,在管道及油气储存勘察设计
技术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例如《西气东输管道工,
程遥感技术的应用》和《地下盐穴储气库技术研究》
解决了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线路优化以及大型天然气
,益;
,编制的软件成为具有处理复杂地形
和工况下的通用成品油管道应用软件。这些研究成
果在西气东输管道、兰成渝管道、忠武输气管道工程
中得到了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油气管道勘察设
计水平。
(2)高性能管材国产化技术 调查与分析结果
表明,近年来,全球油气管道特别是天然气管道呈现
了明显的发展趋势,即高压输送及选用高钢级管材,
以大幅度提高管道的经济效益。国际上新建天然气
管道的输送压力多数在10MPa以上,管材基本上
以X70为主,X80也有少量应用,而五年以前我国
陆上管道的最高输送压力为6.4MPa,最高钢级为
X60。在此之后,为满足高压输送的需求,我国石油
工业与冶金工业紧密配合,开展了多项应用基础研
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在管材选用、管道安全可靠性、
高性能管材国产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集团公司直属院所、西气东
输管道项目部、制管企业、施工单位与钢厂联合攻
关,开展并完成了X70钢级、厚度14.6mm、
17.5mm热轧卷板,14.6mm、17.5mm、21.0mm
热轧钢板,<1016×14.6(17.5)mm螺旋埋弧焊管
和<1016×14.6(17.5,21.0)mm直缝埋弧焊管的
研制工作,随后又研制成功了X70和X80
<1016×15.3mm两种规格的螺旋焊钢管和
<1016×18.4mm的直缝焊管,在西气东输管道工新纪录;共发表技术论文600余篇;制定国家标准8部,行业标准62部,CNPC企业标准37部,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标准17部;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5项,集团公司技术创新奖18项,省级科技奖5项。特别是在2000~2005年期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组织直属院所(西安管材所、天津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研究院、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管道局机械厂、管道局钢管厂、工程技术公司、各工程公司)、(油建公司、钢管厂)、())南石油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及宝山钢铁有限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等30多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相关企业技术中心,集结专业科研人员千余人,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家发改委(原国家经贸委)两大渠道和相关企业筹措资金10多亿人民币,分别在大口径管道工程施工新技术、施工装备、钢材、钢管和管道重型防腐技术及材料、数控技术、遥感技术、IT技术等几大领域,以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工程为技术攻关目标,开展了100余项的项目科研,其中包括课题300余项,专题600余项,短期内便获得了一大批高新技术成果,研制的新产品实现了国产化。这些高新技术成果大规模推广应用于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建设,高效快速地解决了施工中的一系列难题,满足了工程施工的需要,为实现高水平、高质量、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3、 油气管道工程主要科技进展(1)油气管道勘察设计技术 “十五”期间,在管道勘察设计领域,掌握了长距离输气管道高压输送及高钢级管材应用技术、卫星遥感选线技术、站场三维设计技术、管道输送工艺优化技术、内涂层减阻技术、管道自动化与网络控制技术、特殊地区管道设计技术、水工保护技术、15×104m3储罐设计技术、地
下一篇:脊灰疫苗接种禁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