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大学生的“考公务员热”(5)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想早已深入国人之心,深刻影响了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观,如:一些大学生本不具备做公务员的素质却争先恐后地盲目报考,其中有很多考生报考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而是为了谋求政治地位,一切以当官为中心。试想如果这样的考生被录取,将来进入政府部门工作,他们心中会有服务意识吗?会带来公共部门的高绩效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二)存在功利主义的错误价值观
从大学生在报考时选择的职位、地区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那些有实权部门、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务员备受青睐,如图表-历年热门职位所示,海关、农业办公厅、广电总局以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是最受欢迎的部门,最多的人岗比例达到了4584:1。而那些没有灰色收入、偏远地区的职位则无人问津,这说明了报考群体存在严重的功利主义。而大学时期是一个人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是国家潜在的人力资源,是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梁启超在《少年中国》一文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2],可见青年问题的重要性。大学生一旦形成了这种错误的价值观,于大学生本身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振兴都是及其有害的,影响至深。
(三)社会资源和的人力资源浪费
据统计,有相当部分的大学毕业生有很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背景,放弃专业而考公务员甚为可惜。从国家角度讲,培养专业人才,需要花很多财力物力;从考生角度讲,要在复习和备考上花费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何况有的考生落榜后仍顽强执着,连考数年而未成功者,大有人在。从社会力量办学、助学机构角度讲,为此要举办各种名目繁多的学习辅导班,要出版、印制大量的复习备考书籍,因考纲年年有修订和变化,一年后,旧书就不起作用了,白白当作废品卖。这种现象会增加广大考生的经济负担,给组织考试的相关部门带来经济收益,是一种典型的“应试经济”现象。如果一些专业人才一门心思忙于公务员考试而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尤其是从事科研的人才---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将会极大阻碍社会财富的积累。当“公务员热”高涨,就会使原本应当在技术部门发挥作用的
下一篇:部分材料需暂定价材料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