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2(2)
时间:2025-04-04
时间:2025-04-04
脏再行处理,形成肠- 肝循环。在某些情况下,如早产儿、肠梗阻等,肠肝循环可显著增加血胆红素水平。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①胆红素生成过多。新生儿每日生成的胆红素明显高于成人(新生儿8.8mg/kg ,成人3.8
mg/kg ),其原因是:胎儿血氧分压低,红细胞数量代偿性增加,出生后血氧分压升高,过多的红细胞破坏;新生儿红细胞寿命相对短(早产儿低于70 天,足月儿约80 天,成人为120 天),且血红蛋白的分解速度是成人的2 倍;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血红素及骨髓红细胞前体较多。
②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不足。刚娩出的新生儿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可减少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早产儿胎龄越小,白蛋白含量越低,其联结胆红素的量也越少。
③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未结合胆红素进入肝细胞后,与Y、Z 蛋白结合;而新
生儿出生时肝细胞内Y蛋白含量极微(生后5-10 天达正常),UDPGT含量也低(生后1 周接近正常)且活性差(仅为正常的0-30%),因此,生成结合胆红素的量较少;出生时肝
细胞将结合胆红素排泄到肠道的能力暂时降低。
④肠肝循环特点。在新生儿肠蠕动性差和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而肠道内β- 葡萄糖醛酸酐酶活性相对较高,可将结合胆红素变成未结合胆红素,再通过肠道重吸收,导致肠- 肝循环增加,血胆红素水平增高。此外,胎粪含胆红素较多,如排泄延迟,也可使胆红素重吸收增加。
新生儿黄疸分类:
新生儿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评估需要基于以下三方面:①日龄或小时龄的胆红素值,②不同胎龄和生后小时龄,③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包括新生儿溶血、窒息、酸中毒、败血症、高热、低体温、低蛋白血症、低血糖等。
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排除性诊断,其特点为:①一般状态良好;②足月儿生后2-3 天出现黄疸,4-5 天达高峰,5-7 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 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 天出现,5-7 天达高峰,7-9 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 周;③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 < 85umol/L (5 mg/dl )或每小时< 0.5
mg/dl ;④血清胆红素值尚未达到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
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相对生理性黄疸而言是血清胆红素水平异常增高或胆红素
主要讨论内容
6、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7、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3、课堂纸质材料准备将病例打印成纸质版,供大家传阅,可配上对比彩图给学生以直观印象。
4、组建PBL 课程微信群可于第一次课前组建微信群,向学生讲解PBL课程的模式及要求,课前的
准备。
四、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
1、自我介绍(包括老师和学生)5-10min
2、如果人多可以分成两组,保证一组在10 人以内,可安排组长5min
3、解释PBL 课程模式和要求5min
4、介绍病例1 (第一幕)5min
5、病情分析及讨论、问题汇总20min
6、介绍病例2 (第二幕)5min
7、病情分析及讨论、问题汇总20min
8、总结及反馈,安排下一次课的课前准备内容20min
9、负面反馈可与课后通过微信进行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生理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
教学难点:①新生儿黄疸发生机制,②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下一篇:UPS选型技术(培训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