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与行为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发布时间:2021-06-06

管理心理与行为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题型:

选择题5 x 3’ & 名词解释 5 x 5’ & 简答题 3 x 10’ & 案例分析 2 x 15’ 案例分析题:激励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期望理论&亚当斯公平理论(即自己和自己以前比,自己和别人比))

第四章:知觉、价值观与态度

1、知觉P113

定义: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会接触到外界事物,这些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从而在人脑中形成各种感觉,大脑将得到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反映出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及其联系,这就是知觉。

基本特性:(理解)

选择性:有意识选择个别或少数事物为知觉对象,对知觉对象的知觉格外清晰,其他的被忽略或知觉相对模糊

知觉的整体性:人在知觉时能把由许多部分或属性组成的对象作为具有一定结构的统一整体来反映的特性。(由点到面)

知觉的理解性: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去解释当前对象

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形象却保持相对不变。(一个物体的变化)

影响因素:

客观因素: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知觉与背景的差异、知觉对象组合方式(接近原则、相似原则、闭锁原则、连续原则、)

主观因素:兴趣、需要和动机、个性特征、经验、情绪状态、思想方法的偏差、环境与文化。

社会知觉:

分类:

①对别人的知觉。个体在社会交往中,通过与别人的接触,感知别人的外部

特征,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从而形成对别人的知觉。

②自我知觉。这是个体在生活实践活动中,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

知觉(认知和评价)。

③人际知觉。这是个体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彼此作用

的知觉。人际知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自己和别人相互关系的知觉,另一方面是对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知觉。

社会知觉中的偏差:第一印象、晕轮效应(以点概面,即将某一特征扩大作为整体行为特征而产生的错觉)、刻板印象(对某类人的固定看法)、投射(将自己特点归因于他人,以自己之心度他人之腹)、知觉防御(歪曲或忽略对自己不利的信息)

2、价值观

定义:人们对客观事物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它由一系列的观点和信念构成,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价值观的两种属性:内容属性告诉人们某种事物或存在状态是重要的;强度属性表明其重要程度。

价值观的作用:直接指导个人行为、是管理者进行因人而异管理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形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