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研究方法看释意学派和科学研究派的口译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6

2009年第4期总第116期外语研究

ForeignLanguagesResearch2009,l4Seriall116

从研究方法看释意学派和科学研究派的口译研究

张吉良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广东深圳518060)

摘 要:按照研究方法的不同,国际口译研究界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阵营,一方为人文学派,另一方为科学研究派。以巴黎释意学派为代表的人文学派基于个人的职业体验,采用直觉思辨法开展口译研究;科学研究派则效法自然科学,通过观察实验和量化分析来探究口译的奥秘。研究方法的不同引发了两大阵营间的激烈论战,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口译理论研究活动。

关键词:研究方法;人文学派;释意学派;科学研究派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242(2009)04-0068-06

国际口译研究¹始于20世纪50年代(Gile1994a:149;Riccardi2002:20)。当时一些职业译员对口译实践进行了内省式的回顾与总结,得出了一些关于口译活动的具有个人体验色彩的初步认识,这种认识构成了口译理论的萌芽,标志着口译研究的开端。当时,口译研究几乎都由职业译员独立完成,他们对口译所作的理论分析和总结主要基于自己对口译实践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很少有研究方法上的考虑。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有关口译实践的基本问题,如:译员的素养与职业道德、口译的职业特点、口译的理解与表达困难及应对技巧、工作语言数量、语言组合的特殊性、交传记录的原则与方法、同声传译法、同传的听说时差(EVS/ear-voice-span)、译语方向、口译对象(意义而非语言)等(Herbert1952;Rozan1956;Paneth1957/2002)。其中一些与口译思维过程和认知机制有关的问题,至今仍在激发着研究人员的探索热情。

60年代至70年代初,一批非职业译员出身的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研究人员发现,口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认知心理活动,同声传译更是对心理学有关人类信息处理能力极限理论的挑战,通过对口译活动的观察研究,有助于验证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领域同语言理解与产出有关的信息处理及语言加工问题的假说(PÊchhacker&Shlesinger2002)。于是他们便采用心理学研究人员常用的实验法进行口译研究,国际口译研究由此进入了一个以非译员出身的职业研究人员为主、长达十多年的实验心理学研究期(Gile1994a:149;Riccardi2002:16)。这一时期的口译研究强调观察实验、收集数据、建立解释模型,因而具有鲜明的自然科学特征。研究人员通过对实验数据的量化分析,提出了一些理论假说和模型,涉及源语讲话速度对口译质量的影响(Gerver1969)、同声传译的EVS值与句子切分(Ol ron&Nanpon1965/2002;Goldman-Eisler1972/2002)、口译的信息处理方式(Gerver1971)、译语对源语信息的偏离(Barik1975)、口译过程模型(Gerver1976)等。实验心理学研究期内非职业译员的口译研究项目不多、实验次数少、参与人数也有限,所以并没有在以职业译员为主的国际口译界产生多大影响。

就在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研究人员关注口译现象的同时,从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以DanicaSeleskovitch和MarianneLederer教授为首的一批职业译员兼口译教师,以巴黎高等翻译学校(ESIT)为基地,在认知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其丰富的口译实践和教学经历进行了内省式回顾和总结,对口译过程中意义的理解、记忆及表达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索,创立了一套释意学派口译理论(Seleskovitch1968,1975;Seleskovitch&Lederer1984,1989;Lederer1981,1994),在国际口译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但释意学派的口译研究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其很多关于口译实践与教学的论断不曾得到有效验证,因此显得比较武断,缺乏说服力。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接受过口译理论熏陶、毕业于专业口译院系、并在毕业前撰写过研究论文的新一代职业译员加入了口译教师队伍。这批人积极投身于口译研究,形成了一个从业研究者(practisearcher)群体。在研究中他们逐渐发现,直觉和思辨已很难推动口译研究的深入,在涉及语言组合的特殊性对口译质量的影响、交传对同传训练的作用、从A语到B语方向的口译质量等问题时,如果不能以客观数据为依据,仅凭主观臆测,就无法取得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因此口译研究必须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