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包装的质量管理(7)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也能预防质量问题的出现。
▇要点:
全员质检需要生产管理部门提供相应的生产环境。该环境包括硬在生产环境和软环境。 全员质检诣在预防质量问题的出现。同时由于员工的质量意识高低不等。全员质检的实施效果也将不一样。
全员质检需要对员工的质量意识和工艺要求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能力和质量检验能力。
3.2.4."三工序"管理
三工序即为:检查上工序,控制本工序,服务下工序。
在包装生产过程中,对质量的管理不是在某个环节或工序中能控制好的,需要全线的质量控制。因此三工序管理措施就是对全线的监测和控制。他的实施需要全员质检理念做基础。
3.2.5.5S管理
5S活动是在日本广受推崇的现场管理方法。5S代表5个词汇,分别为: 整理(seiri):将现场里需要与不需要的东西区别出来,并把场地中不必要的物品移走,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错误和损失,提高效率。 整顿(seiton):将整理后需要的物品分门别类加以存放,将工具和器材的位置确定下来,标记明确,以便在需要用时能够尽快找到,以营造井然有序的工作环境。 清扫(seiso):员工须履行个人及群体清洁任务,保持机器及工作环境的干净,以降低厂房设施发生故障的机会。 清洁(seikesu):更彻底地延伸干净的概念,持续执行上述3个步骤,并加以制度化、规范化,贯彻执行及维持提升。 教养(Shitsuke):各级员工必须自觉推行以上4点,经常检查自己的各项职责或工具,以建立自律以及养成从事5S的习惯。5S是生产车间维持的构成要项。车间良好环境的维持,表示员工士气高昂及纪律严谨。然而要长久维护下去,就颇有挑战性。
总则:
质量管理就是将事后的处理变为事前的预防,让企业在实际的运营中、具体的工作上提前做好计划,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这样则可以避免因事前的准备不足而造成各类质量问题的发生,进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也就是说,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事后的检验把关是“基础”,事中的过程控制是“关键”,事前的预防控制是“必然”。质量管理的重心就是如何通过事前的有效控制达到对结果的控制过程。
质量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杜绝质量缺陷。作好质量管理不仅是对质量问题的处理,最好的质量管理就是要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而事前控制的关键就是生产过程的全面管理。控制好生产过程才能真正的把质量管理提高到新的阶段。
上一篇:美国脑内科学家亲见佛陀开悟
下一篇:事业单位法人年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