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二级第一章重点(7)
时间:2025-02-24
时间:2025-02-24
(二)依据指标:是影响需求预测的变量因素。
三、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定性方法
可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两大类,其中定性预测主要有经验预测法、描述法和德尔菲法。
(一)经验预测法:是指利用现有的情报和资料,根据有关人员的经验,结合本公司的特点,对公司的人员需求加以预测。
(二)描述法:是指人力资源计划人员可以通过对本企业组织在未来某一时期的有关因素的变化进行描述或假设。
(三)德尔菲法:又叫专家评估法,一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听取专家(尤其是人事专家)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量的分析评估。
1.第一轮:提出预测目标和要求,确定专家组,准备有关资料,征求专家意见。
2.第二轮:简明扼要地以调查表方式列出预测问题(问题一般以25个为宜),交付专家组评论评价,然后由预测组织统计整理。
3.第三轮:修改预测结果。
4.第四轮:进行最后预测。
四、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
(一)转换比率法
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实际上是要揭示未来的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员工的数量。转换比率法的目的是将企业的业务量转换为对人员的需求,这是一种适合于短期需求预测的方法。
员工总量需求预测方法公式:
计划期末需要的员工数量=(目前的业务量+计划期业务的增长率)/[目前人均业务量*(1+生产率的增长率)
这种预测方法存在着两个缺陷:一是进行估计时需要对计划期的业务增长量、目前人均业务量和生产率进行精确的估计;二是这种预测方法只考虑了员工需求的总量,没有说明其中不同类别员工需求的差异。
(二)人员比率法(只需看教材举例部分P42)
采用人员比率法时,首先应计算出企业历史上关键业务指标的比例,然后根据可预见的变量计算出所需的各类人员数量。
(三)趋势外推法(识记公式)
又称为时间序列法,是定量预测技术的一种。其实质是根据人力资源历史的和现有的资料,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具有连续性的原理,运用数学工具对该序列加以引申,即从过去延伸将来,从而达到对人力资源的未来发展状况进行预测的目的。
Y=a+b﹒t(t表示时间变量,是已知值;因变量y表示人员需求数量,其历史数据通过观测、查阅亦可得到;a、b是待定值)
(四)回归分析法(不会出计算题考,最多考公式及各字母所指含义P43)
是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来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它是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定量预测方法,又称回归模型预测法或因果法。
(五)经济计划模型法(考的可能性不大,仅需识记公式)
是先将公司的员工需求量与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用数学模型的形式表示出来,依此模型及主要因素变量,来预测公司的员工的需求。
(六)灰色预测模型法(不需记,知道概念即可)
本质是经济计量模型法,不同的是,经济计算模型法对数据的完整性有很高的要求,而灰色预测模型法能对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有未知或非确定信息的系统进行预测。
(七)生产模型法(识记公式)
是根据企业的产出水平和资本总额来进行预测,它主要根据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总产出=劳动投入量*资本投入量*总生产率系数*正态分布误差
(八)马尔可夫分析法
主要思路是通过观察历年企业内部人数的变化,找出组织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由此推断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和状态,既可以预测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也可以预测企业内部的人员供给情况。
(九)定员定额分析法(最容易被考,识记公式)
1.工作定额分析法:N=W/q*(1+R)
2.岗位定员法
上一篇:公司党委“创先争优”活动心得体会
下一篇:单纯节食减肥危害大